昨晚在亚马逊上又买了两本书,《我这一辈子》、《离婚》都是老舍先生的。
手里现有的老舍的书,内有一个中篇小说也叫《我这一辈子》,主人公是巡警,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一生。新买的这本《我》,则是老舍先生的自传,讲述了自己的生平,结尾有一篇老舍之子的访谈,谈论了老舍先生之死。
这两个《我》因为名字一样,之前我搞混了,总以为是同一个。
我的kindle上谁的书最多?汪曾祺和老舍。这两个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用“最”字形容应该也不为过。平民化的语言,质朴的文字,平和的叙述,摊开书,听故事娓娓道来。如同绘画中的白描,勾勒出一幅幅画面,鲜活的画面。画面干净简洁,没有浓彩艳抹,不需要大红大紫,但很有味道,很有意境。
现在的我,喜欢简单干净的文字,画也一样。
可以这么说,从这两人的作品中,我好像品尝到了文字的美,学会咂摸里面的味。这是看其他的作品很少有的感觉。
没事的时候,很愿意翻一翻他们的书,看上两页,舒缓心情。里面的故事情节早已了熟于心,现在再看,已经不是为故事,而是欣赏,像摩挲古玩一样,逐字逐句,感受他们的用词用语,收获匪浅。
遗憾也是有的。
《正红旗下》中途搁笔,没有写完,成了残本。这时候的老舍先生的文字正是炉火纯青时。可惜,老舍先生六六年投了太平湖,造化弄人,那个荒唐混蛋的年代。借用汪曾祺先生的《八月骄阳》中刘宝利的话:
这么个人,旧社会能容得他,怎么咱这新社会倒容不得他呢?
汪曾祺先生还好,挺过了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汪先生的创作迎来了黄金期,好的作品大多写于此,得以留下那些美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