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充满了懈怠的欲望。
时至今日,我越来越认为想要摆脱这种欲望仅仅靠内心的单纯驱动是绝对做不到的。
能摆脱这种懈怠的欲望的必然是另一种客观的欲望,用魔法打败魔法。
“我觉得我这样懈怠下去不行,我要努力,我要上进。”你在心里这样想千万遍也改变不了现实。
重要的是努力和上进之后的事情,即你要努力去做什么,上进去做什么。
一种是利益驱动,这个说到底很纯粹,很简单,但是驱动力的大小完全受制于利益的大小和到手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你天天睡懒觉,你想改变,你要感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这时有个人对你说:“假如你能连续早起一个月,我就给你10块钱。”你会因此就打败懈怠吗?不会,你绝对相信他能拿出这十块钱,但是这十块钱太少。
另一个人对你说:“假如你能连续早起一个月,我就给你10万块钱。”你会因此就打败懈怠吗?不会,躺赚十万块钱诱惑相当的大。但是你一定会觉得他在和你开玩笑,即使你连续早起一个月,他也不会真的掏给你十万块钱。你去和他要钱的时候,他会觉得你是个傻子。
如果你问:“那我在10块和10万之间取一个比较稳妥的数行不行?”
当然可以,那这样早起就变成了一种工作,你工作一个月,然后拿到你认为合理的工资。
但是这样立刻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谁会在这件事上做你的老板呢?你的早起会对谁产生益处以至于让他愿意为你的早起支付工资呢?
这时候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回到现实中来,一拍脑袋!这不就是我每个月拿的全勤奖吗?这不就是每天我都想避免的迟到罚款吗?
懈怠=扣钱=丢工作=活不下去,所以要逼自己。
一种是责任驱动,这个就是从上对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你带了一个团队,或者接手了一个项目,你会想着把它做好。对上你不能辜负别人对你能力的信任和拨给你的资金,对下你手底下那么多人要跟着你吃饭,每一个员工背后又都代表着一个家庭(个体对家庭,也是一种上对下的责任),这时你不敢不用功。
懈怠肯定是失败的一个理由。不懈怠则是失败时可敬的一种“至少”态度。
还有一种驱动,我们提的不多:理想驱动,不争名逐利的,即我要打败懈怠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直到做成为止。
但是攀得自我高峰的前提是,我们得在登顶之前一直活着。即要,一边努力活着,一边努力登顶。
有的人一开始就没活下去,失败了;有的人爬到一半,觉得我这样活着也挺好的,于是在山腰驻脚。
谁又能说理想不是一种欲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