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有句话说:“得到鸟的人,只靠一个网眼。然而只用一个网眼的网,是永远捕不到鸟的。鸟之所以能远远地飞,是靠六根羽毛的力量,然而没有众多羽毛的帮助,它也不能飞得很远。”因此,没有用的东西变为有用的东西时,它的作用就大了。所以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庄子说:“知道没有用的东西才可以跟他谈论有用。大地(原文误作“天地”)不小也不大,人所用的,只是能踏在脚下的那一小块地方。然而把脚下以外的土地都削平,一直削到黄泉,人还有用处吗?”惠子说:“没有用处。”庄子说:“既然这样,那么没有用的用处就很明显了。”
曾经陈平的智慧有余反而受到怀疑,周勃朴实忠厚反而得到信任。这说明仁义不足以互相感怀:否则,智慧的人因为仁义而有余,反被怀疑,朴实的人因为没有而不足却取得信任。汉代征召处士樊英、杨厚,朝廷像等待神仙一样盼望他们。可他们到了以后,竟然没有什么突出地表现。李固、朱穆认为这些处士全都是些盗用虚名者,对国家没有任何用处。但因他们的关系,后来的人都把他们当成楷模,国家也获得他们很多帮助。孔子称得上大圣人了吧!可他曾经说过举荐隐逸之贤,整个天下人心都会被感化,象这种感化作用难道不是很好吗?燕昭王尊郭隗为师,为其修筑台阁而尊之,结果招来了乐毅而致强燕;齐桓公尊管仲为师而让他执掌国政,也招致了英俊人才而使齐国强盛。象郭隗、管仲不是英俊之才吗?他们作出的谋略和举措也是正确的吧!可听信这些话的人却忽略了这个道理,轻视了这些没有实用价值的方面,以至于讥笑疏远这些人,鄙视排斥这些有用的国华。这又不对了吧!
恩生怨
传称有谚语说:“不该怨恨的,不要怨恨。如果有所怨恨,就怨恨在亲密的人身上。”怎样理解呢?高子说:“《小弁》是小人之诗。”孟子说:“何以这样说呢?”高子说:“因为它充满了怨恨。”孟子说:“真可谓固执狭隘啊!那个越国人箭术粗劣,和我拉开弓射我,我却谈笑风生地讲述此事。他与我无关,所以我能够从从容容地对待他射箭这件事。如果他与我有亲密的关系,和他拉开弓射我,那我就要哭着告诉别人说有人想害我。这没有别的,为的是亲近他。由此可见,《小弁》这首诗中的怨恨,是表达亲密之情的。对亲密的人尚且不能报怨,而对亲密关系差的人就更加不能报怨了。亲人之间的伤害尚可化怨为亲,可见仁者是如何的胸怀坦荡。”
杜邺提出了人情法则的思路:恩深的人会很小心的供养,而爱极的人要求也会很小心的。如果关系亲近而没有出现什么不同,关系亲密而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话谁又能没有怨气呢?这就是《棠棣》、《角弓》所表达的内容。
韩简子观察秦军形势,发现秦军人数少于己方,但战斗力却比己方强大得多。杜邺解释了原因:秦军得到了三种资助,但并没有回报,所以他们才会来攻打晋国。因此,杜屹认为,恩情越深,供养就要越谨慎;爱意越强烈,要求就要越细致。如果亲近的人没有区别对待,谁都会产生怨气。《棠棣》、《角弓》两首诗所表达的正是这个道理。
因此,杜邺认为,要了解怨气产生的原因,就必须了解亲人之间相互产生怨气的道理。恩情是怨气产生的根源,因此不能不仔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