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号竟不再是专门庆祝幼龄孩童的节日,而是成为情侣秀恩爱的又一个“趣味”情人节。
流量时代下,一切皆可“消费”。
儿童节又称国际儿童节, 定于每年的六月一号。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原是保护弱势群体,维护其利益和权力,纪念无辜惨死的儿童,带有弘扬人道主义关怀的意义。
随着离二战越来越远,传统节日在营销商和流量文化的带领下失去了其本身的内涵。在美团上搜索六一,会发现许多装成花束的零食和饮料,旺仔牛奶与棒棒糖。这些看上去像“哄孩子”的礼物,却是买给成年人的。在恋爱与婚姻的话题上,网友还没争出高下,“宝宝”“宝贝”这些孩子的专属名词也被现代情侣互称彼此,这种模糊了性别和个性的统称反映了年轻人的心理状态,结合“白幼瘦”的审美文化不难看出,儿童与婴儿状态是异化的亲密关系麻木而盲目的自我欺骗。
消费主义发展到流量时代,其对象从大众变成了女性与情侣,而“节日”便成了名正言顺的话题制造机,买不买礼物成为“爱不爱我”的重要证明。
对儿童节的轻视,也源于当下青年人“不结婚”“不生娃”的观念。在身心俱疲的现代化生活,我们真切的体会到“被资本压榨”的苦涩。阿Q与孔乙己的虽是悲凉却也无奈无反思于他们的悲凉,算得上是死得其所,各有所因。但在如今这个时代,灵魂已是麻木,身体却被鞭尸,僵尸般不人不鬼的状态耗费了所有的活力和精力,无存在感的僵尸更不相信生命的价值,“儿童”象征的希望、理想、自由是90后回不去也给不了的遥远故乡。
再比如,90后带娃从不“惯着”孩子,任凭其怎么任性撒泼都不妥协,这种教育理念表面是希望孩子快速独立自强,希望他们讲道理,明事理。但其实是90后父母对孩子的冷漠,不接受孩子是孩子的状态,其中便是伦理秩序的混乱。成年人还处于儿童心理,希望孩子来照顾自己,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看清“孕育下一代”的重要社会责任,其实反应了整个社会的“摆烂”与“失望”心理。
因此,儿童节是用可能成为下一个情人节的。毕竟生育率低,没有儿童也就没有节日,但金钱欲望无孔不入,即便是角色模糊,社会秩序混乱在现在疲软的生活中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这就是后现代社会带来的“真实”的虚幻感。
希望独立与责任重归文化教育的核心,重塑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