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0
女人的社交圈有多重要,看我这6个月的改变
记面对焦虑走出焦虑的这6个月
1、菜园的朋友们,她们的乐观积极智慧,感染着我。 让我不孤独。 知道我病休开始,好久都没有启动的聚会,变成了一月一两次,或聚餐聊天掏美食,或拉我奥森小聚,哪怕再慢再短,慢慢散步聊天,陪我重建对身体的信任。
2、妈友的陪聊,不厌其烦地分享、鼓励、带我走出去接触人。虽然这段叙述简短,只因实在是涉及方方面面,家庭孩子工作人际,太多的点滴分享,随时随地,难一一列数。被触动被感染,被点醒被带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接受自己,宽恕别人。
3、陪我长大的名医,做了我人生低谷期的心灵导师。一次次被他们点醒:“你来的时候只相信专家”——发现自己不容易与别人建立信任;“10人里有6个焦虑;把大夫的话乱往自己身上安”——针灸老前辈与病人的交流,让我看到焦虑如此普遍,意识到病人常有的一种错误思维行为方式,消极或者叫过于保守的思维方式;“你越来越像你妈妈了”、“做好自己,孩子的事交给他自己”、“要为别人活着”、“那你也不想干”——近一年的问诊中,我最尊敬最信任的大夫,每次都和其他病人详细解释病情,但对我始终惜字如金,不需要多少交流,我几句话他便了然我的问题实在,几个字的点评,却每每明白又深刻。5次评判5个短句,深深印在我心里,让我明白自己的问题:对孩子心太重; 对老人太孝顺,失去了独立性、活丢了自己;一旦有了评判之心,就会被想像的思维蒙蔽双眼,只有无私而活,️才会发现别人的好,一切矛盾必迎刃而解;从对工作的抵触,重新审视自己的,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底层需求,找回自己。
4、妈友帮我找心理咨询师。 长长的心理测试结果令我诧异,帮我看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在家庭,承认自己的问题,开始思索为什么会在这里出问题,找出困扰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5、读书自省,改变念头,发现答案。周围的人都有读书的习惯,各种读书分享会更是鳞次栉比,不仅分享图书,更是分享经历,每个分享者为大家开了一扇窗, 视野宽了,维度升了,看到了边界,心就宽了踏实了。先是朋友圈遇到“此念”,后有“蛤蟆先生去看心里医生”,“人类心理十万个为什么”,“樊登读书”… 。
六个月,不依赖药物,治愈我的中度焦虑,所有这些,都归功于我身边的朋友们,她们的善良,积极, 开阔,帮我面对自己,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