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特展《从莫奈到苏拉热》已经开展,激动!
还没看?不要紧!本周四晚,朵朵就邀请重量级大咖,为你线上开讲:如何引导孩子看懂一幅名画?(讲座报名见文末)
你知道吗,莫奈晚年执迷于“睡莲”,据统计,创作竟有250多幅!将要和你见面的,是众多睡莲中仅有的4幅圆形画作之一。这位印象派的旗手,一生中还有哪些画作不得不提?讲座前,我们先涨点知识吧!
温馨提示:今天文章中有彩蛋,砸中了我们邀你一起现场看展!
8幅经典名作
带你认识莫奈
1. 超越时代的“印象”
日出·印象
1873
巴黎·玛摩丹美术馆
当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便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你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照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如果你把画面转换成黑白色调,依然可以看辨认太阳的方位,可见莫奈的绘画功底。
2. 莫奈人生最“惬意”的一段
海滨公园打伞的女子
1875
巴黎奥赛美术馆
这是莫奈早期的印象技法画作,于1875年创作,画中的人物是他的妻子卡米耶和儿子约翰。当时的莫奈,大概也处在人生最“惬意”的时候,娇妻幼子,年富力强,事业虽算不上成功,但一直在朝着非常有希望的方向前行,生活虽然不富足,但是压力也没有很大。这一时期莫奈的画作无一例外都满是阳光、鲜花,生气和活力。
3. 日本刮来的流行风
穿日本和服的女子
1876
波士顿美术馆
和服、日本团扇、榻榻米、浮世绘歌姬,这幅充满了日本元素的油画,和莫奈为我们熟知的户外风景画那么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9世纪后半叶,法国刮起了日本风,浮世绘大受欢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也受到很深的影响。这幅画中的女人也是他的妻子卡米耶,明亮浓烈的色彩、夸张戏剧化的动作,反映平民日常生活……你能找到许多印象派和浮世绘相似的地方。
4. 让莫奈着迷的工业时代
圣拉扎尔火车站
1877
巴黎奥赛美术馆
在莫奈的时代,火车的出现是一桩伟大的科学奇迹。这幅《圣·拉扎尔火车站》绘于1877年,它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
5. 干草堆上的光线跳跃
冬季早晨的干草堆
1890
波士顿美术馆
1888年的一天,莫奈和女儿在山坡散步时,突然注意到了这片被阳光照耀的干草堆,他开始描绘不同时间干草堆上光线的变化。他从秋天一直画到翌年初春,不断观察其光的变化,前后一共画了24幅。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印象派画家的整个作画灵感的源泉,即光色的变幻所激发的艺术热情。
6. 莫奈创作重要转折
睡莲池上的桥
1899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从1899年到1900年间,莫奈共创作了十几张以吉维尼花园日本桥为景观的油画。很多人说,这一系列的“日本桥”不论是在技法上或题材上都反映了莫奈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许在他的眼中,光与影的表现到了一种比描绘对象的本质属性更重要的地步
7. 雾都伦敦带来的灵感
冬天的国会大厦
1904
法国里尔美术馆
莫奈旅居伦敦的1900~1905年中,着迷于从自家窗户俯瞰泰晤士河,画下了19幅英国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这一些列也成为他媲美“睡莲”系列的另一个重要系列作品。你或许也听说过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伦敦人的一场噩梦,对于莫奈却是创作的灵感之源,他渐渐学会表现藏在烟雾中的景物。
8. 晚年,将睡莲画到底
睡莲
1914之后
巴黎橘园美术馆
或许是受孩童时期周围环境的影响,莫奈一生偏爱“水”的题材。1883年,莫奈在朋友资助下搬进了塞纳河畔的一处农屋和庭院,并在此进行创作。他总会去观察自然,感受光线,用画笔记录着一切的美好。在庭院里有一个池塘,里面长满了睡莲,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主要对象。此后27 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如果你想看最大幅的睡莲,就要到巴黎橘园美术馆中去。
讲座信息
主讲人:红梅,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导、博士、策展人
中央美院研究西方美术史的学者和硕导;是“西方美术史”、“视觉文化研究”课程的副教授;也是参与过多个艺术展策划的策展人。每天与名画对话已成为她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而把艺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给孩子们,更是她一直热衷做的事情。
主题:《如何引导孩子看懂一幅名画?》
时间:2017年5月11日(周四)20:00~21:00
形式:朋朋哥哥和嘉宾对谈,微信群内语音+图文
报名: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内回复 005 ,获取免费报名通道
朋朋哥哥&朵朵@耳朵里的博物馆(ID:ykjydtyg)
大观家庭(ID:thedaguan)出品
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和百万家庭深度看展览。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大观家庭(ID:thed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