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作家,还是网络写作者,多如微信公号般陈述过写作的意义。作家大半说,写作是存留世界的方式;网络写作者会说,写作可以培养独立思考、毅力等。
他们将写作的意义与价值混为一谈。在我的理解中,意义是针对自身心灵,价值是对外在世界的。
今天谈谈写作于我而言,意义是什么?
热爱阅读的人,多半会走向写作这条不归路。所以,要想从较为深远的角度来阐述写作的意义,首当其冲是回溯阅读的经历和意义。
在求学的17年中,我自始至终是厌恶语文的,语文成绩总在及格线徘徊,想到语文会像莫言钻研物理学那般。
然而,命运总会在潜行中转折。上大二开始,我忽然发现自己特别孤独,找不到任何人可以倾诉,大学要好的同学也会理解我。那种钻心的孤独促使我沉浸在读书馆和书店。
我渴望同学能理解我,我渴望能加入他们的圈子。带着这样的愿望,我开始阅读厚黑学、人际关系方面的书籍。市面上多数人际书籍我都目视过,奇怪的是,当我敲击键盘的当下,竟然回忆不起任何内容了。
随着阅读数量的大幅增加,我开始讨厌人际关系书籍了,这些书对我在现实中处理人际关系并无帮助。
我并没有停止阅读,而将目光投向成功励志学。在我阅读卡内基、乔吉拉德等成功学大师的书时,我血脉喷张、激情四溢。在成功学的蛊惑下,我尝试在校园各种兼职来折腾。
然而,好景不长,我发现成功学只能蛊惑我的情绪,对我的实际行为并不能指导。而我认为自己激情满满,不需要成功学的激励。于是,继厚黑学之后,我又抛弃成功学了。
这时我已上大三,无意间从电视上看到乐嘉老师,我喜欢这个男人,更喜欢他创立的FPA性格色彩学,我开始如饥似渴地了解乐嘉的经历,学习性格色彩,并用它来分析自己和同学。
在这段时期,我多次听到乐嘉告诫学生:你一定要找到热爱一生的事业!你要像门卫询问别人那样,询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像中毒一样,被乐嘉吸引,全然地相信他的所有话。恰巧这时,我辅修市场营销专业,我认为在营销策划就是我热爱的事业。
所以,我开始阅读经典营销书籍,这一阅读就延续了两年。在此期间,我也一直学习性格色彩。
现在回想,在洞见自我、寻找热爱的事业,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乐嘉是启蒙老师。
我被乐嘉深深地影响着。跟随他的兴趣,我又开始阅读金庸小说,我沉浸在武侠的世界里,肆意挥洒侠义的内在精神。
缓慢地,我喜欢上金庸作品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我更崇拜金庸高超精湛的写作风格。我开始在QQ空间模仿金庸,开始碎片化写作。
在此过程中,我审视自己划拉的文字,只是金庸风格的皮毛又皮毛,对此我极度不满。于是,我又开始研读国内外经典小说以及写作技巧方面的书籍。
阅读小说和写作,随着时间的推进,螺旋式向前。
直到今年年初,我发现自己患上轻度抑郁症。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我不被别人需要,自杀的念头不时地跳进我的脑海。我行尸走肉地穿梭在西安的街头。
我为什么会这样?我到底是谁?我热爱的事业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带着这些困惑,我开始大量阅读心理学、灵修学、儒释道等书籍。历经半年之久,伴随心理学朋友的咨询引导,我逐渐明白了抑郁的来源是幼年的创伤,而创伤的核心是“被抛弃”和“俄狄浦斯情结”。
这两种创伤化作我不曾觉察的潜意识,影响我二十几年的成长经历。
佛家讲:看见即改变。当我觉察到这两种创伤时,它们对我的影响就减弱大半了。目前,我走在正在疗愈创伤的路上,这条路艰难孤独,我打算用一生的时间去修行。
当我逐渐地深度了解自己时,我发现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更多了一份可贵的慈悲心。
在这样的经历后,每当我写作的时候,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从心灵深处涌向键盘,这种力量就是描述创伤。
用文字描述创伤,是情绪的释放,是深层了解自己的过程,是疗愈自我的途径。
用文字描述创伤,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随笔和小说。我会朝着这两个方向去精进。
如果每个作家的作品存在一个“核”,那我的“核”就是“创伤”。即便,我还不是作家。
这就是任游子写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