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系列的时候,还记得有个故事。
大致就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因为种种原因只能选择分道扬镳,不再联系。伤痛欲绝的他们在若干年之后久别重逢,却发现其实大家都挺喜欢现在的生活。
之所以记住这个故事是因为黄仁宇先生的那个,引人思考的总结:
很多时候,在我们当下看起来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在以后的生活中常常会显得无足轻重,不值一提。
而在当下生活中那些不被注意的平凡小事,却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掀起惊涛骇浪。
而到那时人常会悔恨时光,叹息命运,怨天尤人,大有生不逢时之感。
其实归根结底,无非是想给自己的失败找个理由和借口,让自己对接下来的失败能够接受的心安理得,仅此而已。
而那些真正的生不逢时之人,却从来不会怨天尤人,因为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而对于时代的限制,自然不必纠结。
人本来就胜不了天。
2.
说到底,还是人本身的自我认知的问题。那些真正能力有追求的人,往往也有着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格局。
用军事家的话来说,就是所谓帅才,看的从来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与否,对天下局势的把握和认识才是真正的战略。
反倒是那些本就平凡却又不甘平凡,又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平凡的人,最终只能在清淡的生活中郁郁而终,没有理想也没有追求。
庄子逍遥游里,写大鹏展翅高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时候,也有写蜩与学鸩大笑之。
其实鲲鹏也好,麻雀也好,这两种人生境界都是庄子所推崇的。鲲鹏有鲲鹏的活法,麻雀有麻雀的活法。这两者都能逍遥。
我们往往羡慕鲲鹏而嘲笑麻雀,其实我们自己才是麻雀,而又偏偏以为自己是鲲鹏。
对自己没有相应的认知,于是只能随波逐流,所谓努力与否,不过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自己在战略上的短视。
你所追求的,许多时候反而是别人想让你追求的,所以你的追求的意义,只在于完成别人的追求。
为自己而活而不是随波逐流。
牛羊吃的饱,可那些肉,却从来不是为自己长的。
所以,如果你能选择,你会做牛羊么?
3.
其实读书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并没有问题,只是要区分的是,这里的命运,更多的是指所谓原生家庭对你带来的束缚和偏见,是你自身的修养和实现的阶级跨越。
它本就与金钱无关。
而钱也实现不了阶级的跨越,他并不是改变你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本质。因为它本身仅仅是代表着你自身的劳动和购买力的和。
阶级的束缚在于信息的束缚和资源的困乏,这些东西和金钱相关,但金钱却不是主导。
可掌握的信息和可利用的资源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层次。而这些东西,是自身的修养,位置,能力,人脉,威望,还是背后其他资源带来的支撑的总和。
不是金钱成就了马云或者其他那些中国财富顶尖的几个人,而是他们本身掌握的信息和可以调动的资源,成就了他们的道路。
牛羊吃的饱,可那些肉,却从来不是为自己长的。
钱很重要,因为购买和消费很重要,也因为它和可掌握的信息,可利用的资源是相辅相成的,但它终究不是主干。
也就不应该作为所谓的追求。
其实我是很喜欢大学生活的,不是因为能在里边学习到多少的专业知识,而是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有机会且有时间,去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看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的事。
仅是自己的思考,在这里记录下来是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一定会发现现在的我的思考的幼稚或者不足,其实任何文字记录的意义,我想都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