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的阅兵仪式备受全球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开创未来提供了重要遵循。
传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火炬,坚定理想信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成为全民族抗战的精神纽带。四万万同胞以血肉之躯汇成救亡洪流,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如今,九·三阅兵中受阅部队整齐列阵,展示出的是当代军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是对爱国精神的接力传承。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守护着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决心从未改变。
高举“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旗帜,彰显民族尊严。抗战时期,无数中华儿女面对日本侵略者展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构筑起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长城。杨靖宇将军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与敌人浴血奋战,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却依然坚守气节。在九·三阅兵中,新型装备的首次亮相,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这是对民族尊严的有力维护,也是向那些为了民族气节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的致敬。它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底气捍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传承“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砥砺奋进力量。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与武器精良的日本法西斯展开殊死搏斗,展现出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团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对日寇发起大规模反击,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力量。如今,阅兵式上受阅官兵的铿锵步伐,是对这种英雄气概的传承。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更需要传承这种英雄气概,以砥砺奋进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点亮“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灯塔,照亮前行道路。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智慧,为抗战军民绘制出胜利的蓝图。在80年后的今天,九·三阅兵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这是我们坚定必胜信念的有力支撑。无论未来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始终保持这种必胜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