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娘亲,生我养我大,到现在还放心不下我的妈妈。我深深地热爱着她。
妈妈今年六十五岁了。这个年龄的城市女性,早已经退休,日子过得舒适而自在,没事养个花遛个狗,广场上走个模特跳个舞,有的雍容华贵,有的从容优雅。
而我的妈妈,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从来没有片刻的悠闲。她小时候没上过学,年轻时候不当家,在田间劳作了一辈子,含辛茹苦的养活大了我们姊妹仨。父亲已经不在,她种着几亩薄田,独自伺候着瘫痪在床的九十多岁的奶奶,又带大了儿子的娃娃。因为生活的艰辛,她早已皱纹丛生,满头白发。
妈妈这次进城,是在姐姐的强烈要求下,才不情愿的过来的。她因为常年不停的干活,手指头疼了一年多,她怕我们花钱,一直不当回事,忍着不给我们说,直到疼的撑不下去了,还想着自己偷偷兜着。我不忍心去拍妈妈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裂痕累累的手心,粗肿的手指关节,,宽大的手指缝,手指头却怎么也合不拢。
妈妈一辈子都很随和,我所见到的最多的,就是妈妈美丽的笑颜。妈妈特别的孝顺,虽然年轻时候不受奶奶的待见,但真正奶奶卧床的时候,她作为一个儿媳,照样衣不解带端屎端尿无微不至地伺候在床边。村里人说起村东头的我妈,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妈妈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她虽然目不识丁,但一辈子争气埋头苦干,为的是不比别人家差。家里的几亩田地里,无论是蒙蒙细雨中,还是炎炎烈日下,总能看到她的瘦瘦小小的身影,不是在播种,就是在施肥、除草、把农药打。。。。她干起活来从不分早中晚,干不完,就顾不上吃饭,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干。
我们有时候不舍的让她干那么多那么累的活,就会给她说,妈,你都六十多岁了,不是年轻时候了,能少干一点,就少干一点吧。可是没有了父亲,她总把自己当成男人。夏天里给玉米地浇水,头上太阳烘烤着,脚底冰凉的井水浸着。她为了让我们的玉米长的好,整整的从天不亮干到了繁星满天。瘫痪的奶奶心疼她,一点一点的爬到了灶台,给妈妈煮了粥,馏了馒头。最终粥煮糊了,她爬到邻居嫂子家,让邻居嫂子给妈妈送去了两个馒头。那一天,干一天重活的妈妈,就着井水,用两个馒头解决了一天的饭。
妈妈一生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抱怨。小时候有一次麦收季节,我去地里给妈妈送饭。我看到她因为疲惫而躺在田间的麦垄上,脸上盖着遮阳的草帽,沾满黑灰的右手里还拿着镰。我把妈妈叫醒,她坐到地头的树凉阴下,三下五除二的吃完饭,一抹嘴,就接着继续干。那时候已经有半自动的收割机了,可是她觉得人能干的事情,非得用机器,纯粹是浪费钱。
妈妈的勤劳到什么状态了呢?年轻的时候(四十多岁),为了挣点钱,她去工地给人家做小工搬砖和泥。每到秋季,她都会和别人一起,背井离乡,去新疆帮人家摘棉花。妈妈人很实在,干活又快又好,从来不知道偷懒耍滑,所以人家都很喜欢她。后来年纪大了,干不动这些力气活了,她就去给人家摘辣椒,薅草,出红薯,打农药,一天换30块力气钱。
妈妈的节俭在全村也是出了名的。掰玉米的时候,我和姐姐怕她舍不得用机器,专门开车回到家,但碰巧田间地头的收割机坏了,我给妈妈说,妈,等明天你记得用机器收割哈。结果第二天晚上往家打电话,她已经把一亩多地的玉米用双手掰好拉回了家,并且把玉米棵子也都已经砍倒了。真不知道妈妈为了省下百十块钱的机器钱,把自己累成了啥样啦?
这就是我的娘亲,我亲爱的好妈妈,余生,我们爱您,您也学会努力爱自己,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