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老炮儿》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也许某种程度而言,一个女孩也需要“局气”一点,才能把自己人生的场子给撑住咯。
这种“局气”绝非性格脾气的“空心论”,而是做人格局的“实体化”。不论是老北京混混的荣耀,还是新时代雅痞的调(diao)性,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给自己建立一个格局,这个格局里可能有别人并不认同的价值观,但是它构建了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尺寸方圆。这也许就是六爷嘴里总念叨的“规矩”……
社会,也有规矩。所以女孩被“剩下”这一直是个有的聊的话题,我忽然在想:一个女孩到底要多努力,才能无愧于心的认为,是老天要把自己变成更优质的人而刻意“留下”,而绝非因为自己的各种挑剔而被无情“剩下”呢?
一磁儿M,现在她的娃已然可以步履轻盈地漂洋过海来看我。她婚前和我说过一句话,一直印象深刻。她说:“女人在十来岁的时候不是理想主义,她一定庸俗的可以,但如果在三十几岁仍然是理想主义,又未免幼稚的可以。”我当时一笑了之,心里想的是,世间一切能够致残肉体的因素,都不能致残我们的精神,那这世间唯一我可以把控的这份完整为何不去守护?到底是谁给理想主义判了刑?
时间,没怎么给我机会,转眼已过去很多年。前几日好友小聚,M回国见面问我,怎么着磁儿,还挑呢?我说其实不是挑,是内心的一份笃定和坚守。其实我知道,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尽量不动感情,都是使你处于一个优越地位最好的方式,可以减轻外界对你的杀伤力,但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进入了一个真空区,它可能很通透,但必然无质感。所以我还是喜欢真性情的人,也会经常动感情,可是这些都是痛阈里缓冲区的事儿,核心的内控尺度还是牢牢在自己手里,理想主义的情节只是换了一种相对现实的姿态常驻心间而已。我始终认为,要遇到一个怎样的人,更取决于你自己是怎样的人。一个女孩,如果还没有遇到对的人,不要心急,自己想想如何用这段老天特意给你的“留白”,让自己的生命质地更精进一层,也许你的他就在这一层。
➀ 随时意气风发,独自声势浩大
总是一味去取悦别人的女孩,往往都很难真正取悦自己。所以我想说,你的富有度和高度,决定了你遇到那个人的维度!自己掌控心情的舒适区域,体重的合适区间,随时要光彩照人,随时要整装待发。关注的触角要向内收缩,不断修正、沉淀、然后升华有光;不要总是向外触探,一味攀比、索取、继而消极暗淡。不要在与事和人的比较中对焦,锁定视野域,要在以己为参照物的体系中,拔高情绪场。
➁ 要适度自恋
每个有些资本姿色的女孩,都会自恋,但我们要学会的是自恋的可爱,而不是自恋的悲哀。可爱的自恋是一种理性的自爱。这种女孩,内心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可以和自己成为精神密友。
而悲哀的自恋是一种非理性的溺爱。内心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总是会陷入或自命不凡或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这样过于自恋的女孩,恰恰是源于内心的不够自信。一旦事不如己愿,就会陷入另一种极端的情绪:自卑。人一辈子为别人对你的好感、认可所做的事,决定权都不在自己,如若不被别人认可,那一切都归零;然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别人承认,我们也丝毫无损。
所以我想说,爱恋是一种艺术,而恰如其分的自爱更是一种素质和修养。你不能要求任何一个人,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更多,这是背离个体生物学和心理学特性的,每个女孩都应该学会首先自立,在自立的基础上学会自爱,而一个真正懂得自爱的人,也一定会吸引到一个磁场和谐的更值得你爱的人。
➂ 把房子变成家
这个世界上多少人只有房子,没有家。一个有魅力的女孩应该是有灵性、有弹性的。她不仅能让男人心仪,也能让女孩倾慕。首先学会的就是把自己的房子,变成家。家,不仅仅是一个身体的栖息地,更是一个灵魂的充电场。在规整每一件细物、清扫每一处角落的时候,都是给自己的心灵透气、除尘;在熨烫每一件衣服、烹饪每一份佳肴的时候,都是给自己的生命抛光、助力;在整理每一本书籍、丢弃每一份旧物的时候,都是给自己的价值观升级、做事的优先级排序。忙,就是心灵的死亡,而家,就是安插在忙的节奏中,最适宜的断点。早些年,我总以为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都会大张旗鼓的发生,所以觉得远离家门,是我和外面世界的勇敢约定,但这些年我越发觉得,这些大人物大事件都是悄无声息的从家的后门不经意间进入了我的生活,于是守好“家”也就养护了灵魂、呵护了生命,所以,强大变更好,其实根本是你和家的一纸契约。
到底是被刻意“留下”还是不得不“剩下”的,其实没那么重要,关键不要总是强迫时间做出预支,每个人在哪段时间的纹理和生命的节点,会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事都是有安排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当下自己可以把控的时间,去更强大。强大的人可能会很累,但是一个人要不强大,会更累。所以不要总是向时间索取,否则时间索要的利息可能是你真的承受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