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听说你家小朋友也迷上这款游戏了?说实话,真心有点怕怕!

 今天儿子放学后我日常给他检查作业,忽然发现他的书包里面有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东西,我拿起来仔细一看,发现它是用烟盒的上盖部分叠成的一个卡片,我很好奇,我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他说这叫烟卡,是一种玩具,同学送给他的,随口问了我女儿,她说她班级里面也有玩这个的,而且她的同桌有很多,有的是捡的,有的是他从家里收集的。

      作为一个近20年的老烟枪,我不明白烟盒怎么能成为小孩们的玩具,通过我详细的询问,才知道这种东西和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用烟盒叠成的三角牌相似,只不过玩法不大一样。

      儿子写作业去了,我却坐立不安,即使它是一种玩具,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就在互联网上查了一下,查过之后才知道最近这几年很多地方都流行这种游戏了, 而网上几乎是一边倒的要国家明令禁止,很多学校也确实发文表示这种游戏明令禁止。让很多家长最担心的就是烟草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可能让孩子过早的接触香烟......

"烟卡",顾名思义,就是用香烟烟盒叠成的一种卡片,它的玩法是,小朋友们先制定好游戏规则,用两只手掌在地下拍打,产生的气流使烟卡翻身,如果成功翻身,则赢得烟卡。烟卡”也分等级,价格越贵的香烟所对应的“烟卡”也越“高级”。

      小朋友的烟卡都是从哪里来的,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商店直接售卖类似烟盒盖的卡片,不同的品牌,价格不一样。这些卡片上都印制了各种烟草的烟盒盖,可以撕下来折叠成烟卡。其中包括中华、黄鹤楼、黄金叶等著名烟草品牌。根据烟的价格,“烟卡”的价格也有不同,贵的“烟卡”甚至可以卖到十几元一个。

    2、小学生见到烟盒就抢,甚至没有吸完的烟盒就忙着撕掉上边的盖,一些小朋友看到成年人吸烟,特别是一些价格比较贵的烟,争先恐后去预定烟盒。“烟盒给我吧,我可以先撕掉盖吗?”

    3、为了获得更多的烟卡,小朋友们走路时经常盯着地下看,找废弃烟盒。还有不少孩子为了烟卡,会到处翻垃圾桶、到大排档收集,甚至高价购买。

     4、网络购物平台“烟卡”以10个、50个、100个等数量分批售卖,价格在5.8元至89.9元不等。

     5、赢来的

     6、......

我不知道这种游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这个游戏中接触到“烟卡”,可能会对吸烟产生好奇心。有的孩子已经可以根据香烟价格,将“烟卡”分为不同等级,比成年人还熟悉香烟,而且当他们收集“烟卡”的时候,被动吸二手烟的可能性在加大。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收集“烟卡”的过程中,有的出现了不良行为:到处捡烟盒、向他人索要、在小卖部赊账、互相攀比等。甚至,还有孩子在游戏中沉迷输赢,有了赌博的倾向。

再来看几个例子:

  1、“我邻居家的孩子沉迷玩‘烟卡’,回到家里也不写作业,还拿去学校,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玩,不仅干扰课堂秩序,还影响学习。”

2、自家小区里一些高年级的孩子,总是带着低年级的孩子玩“烟卡”,自家孩子竟然因不会玩“烟卡”而被其他孩子孤立。

3、“我小孩子跟我说,他们可以从‘烟卡’的气味中,闻出哪些是真‘烟卡’,哪些是假‘烟卡’。

     4、......

从小朋友的角度来说,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这无可厚非。

有的家长说在这个游戏里,能让他们学到遵守规则、竞争合作、统筹分析、人际交往、资源利用等能力……

       还有的家长说,孩子整天沉迷手机、电脑打游戏,刷视频,玩烟卡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但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未成年人接触烟草和吸烟的风险。如果孩子们为了玩这种游戏而去购买烟,那么他们可能会因此学会吸烟,这对他们的健康和发展都是有害的。 

      再来说说我对于手机、电脑游戏和烟卡的看法。

      首先,手机和电脑游戏通常是电子游戏,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娱乐内容,包括解谜、动作、教育等类型。它们可以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但可能会让孩子长时间沉迷,并且过度使用可能会影响视力和注意力。而烟卡游戏是一种DIY手工艺品,需要孩子的动手能力,这种游戏虽然可以提供实物操作的乐趣和挑战,同时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但是,由于它与烟草有关,虽然烟草对于孩子来说是经常见到的,但是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其中,而烟卡游戏,是他们直接参与的,这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利的。

其次,它会让小朋友参与到一种与烟草有关的交易中,可能会引发不良行为,如购买烟草或其他有害物品。此外,这种行为也可能会加剧同学之间的竞争和不良竞争心态,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社交。

      总的来说,虽然烟卡游戏可以提供一种与手机、电脑游戏不同的体验,但从长远来看,手机、电脑游戏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更容易控制使用时间和内容,而过早的让小朋友接触烟草,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其实,现实中很多学校和监管部门也很重视这个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售卖烟草、烟草制品或烟草标识的产品,均需要相关资质。“‘烟卡’无论是从烟盒上剪下来,还是仿制,都不能向未成年人销售。我国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那么作为我们家长该如何预防和改变这个问题?    

      引导孩子不玩“烟卡”不能太生硬。很多儿童游戏具有自发性,大人难以理解,孩子却乐此不疲,因为在游戏中,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面对孩子玩“烟卡”,一味地顺着孩子、一味地禁止都不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前者容易助长不好的行为,后者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游戏。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为什么沉迷玩“烟卡”,是为了和小伙伴玩耍,还是体验到不同的乐趣,亦或只是跟风?每个孩子都不同,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并适时加以引导,找出适合孩子的游戏形式。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监控孩子的活动,包括他的社交圈和日常行为。如果发现他在进行类似的交易或者寻找烟草制品的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并与学校和其他家长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平台加强监管,对线上线下向小学生售卖烟卡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共同守护孩子的成长。作为学校应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了解他们对“烟卡”产生兴趣的原因,然后根据需求,在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有关吸烟危害的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吸烟的后果,并且教导他们如何拒绝不良行为和诱惑。提供更为健康、更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或活动。

      说到最后其实我认为这种卡片类的游戏本身没太大问题,关键是烟盒以及烟的种类、价格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烟卡”从表面看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但其“后患”不容忽视,“虽然没有明显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但是不提倡,毕竟接触多了,烟盒的特别气味和图案设计,会给未成年人带来诱惑”。

      我希望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帮助小学以下的孩子们更好地抵制吸烟的诱惑,保护他们的健康和未来。教育者和我们家长也应该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及时引导和干预,确保他们远离吸烟和与烟草有关的活动。


       对于“烟卡”这个问题,你是否有不一样的看法,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