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304)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黄以方录【21】

【原文】

“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译文]

先生说:“孔子所说的‘性相近’就是孟子所说的‘性善’,性不只是专门指气质而言的。如果专门指气质,像刚与柔相对,怎么相近得了,只有性善是相同的。人刚出生时,在性善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但刚强的,修习于善则成为了刚强的善,修习于恶则成为了刚强的恶;温柔的,修习于善则成为了温柔的善,修习于恶则成为了温柔的恶,这样差距便日渐远了。”

[解读]

朱熹认为孔子“性相近”之“性”是指气质而言的,气质之性虽有美恶之不同,但其初皆相差不远,由于习于善则为善,习于恶则为恶,才相远了。王阳明则认为孔子的“性相近”就是孟子的“性善”,不是指气质而就是指人人生而共同具有的道德本性“至善”;他不仅反对气质在初始时相近的说法,也反对朱熹把气质之性看做恶的来源的理论,认为恶的产生是“意之动”的结果。

性善是人的相同之处,但是每个人的气质却由于各自禀赋的不同而各异。阳明先生既坚持了性善这一大前提,又肯定了气质不同将导致善和恶的表现形式各异这一事实。人需要做的不是和自己先天禀赋的气质对着干,而是要努力发扬人人同有的那个“善”。因为你自己独禀的那种气质,也是自然如此的本然之理的一部分,违拗自然之理,而致力于其不可为之事,实质是执着于我见的私欲作怪,也就违背了“性善”这个大前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斯宾格勒有个大宇宙、小宇宙的说法。他说整个宇宙都是一体,不管是太阳、地球、银河系、银河系外的所有星系,地球上的一草...
    华杉2009阅读 5,337评论 2 6
  • 2017-06-12 华杉 斯宾格勒有个大宇宙、小宇宙的说法。他说整个宇宙都是一体,不管是太阳、地球、银河系、银河...
    郁萍阅读 9,855评论 1 1
  • 晚上下雨了,一阵大风,电闪雷鸣,雨骤然下来。不过一会儿就散了。夏天雷阵雨总是这样。 就是妈妈要晒的茄子要糟了。她买...
    月上独眠阅读 1,605评论 0 0
  • 湖面结冰了 飘落的雪花 哭着告诉我: 湖面结冰了 厚厚的一层像极了 雪糕却不是 呼啸的北风 凑到我耳边 这样问我:...
    吃肉的小肥羊阅读 3,043评论 0 1
  • 有一天早上被自己蠢醒了。真的是蠢醒的。醒了之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什么我现在看什么文章听什么人讲话,都觉得他们说的...
    叫我七夜夜阅读 3,382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