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一的我真的特别封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读书的初衷完全是因为“妈妈”,除了母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撼动我读书的念头。这不得不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我记得母亲在我几岁时就出去工作了,家里就剩我们几个嗷嗷待哺的娃娃。父亲一天到晚忙着干农活,我年纪虽小,但四五岁就学会做饭了。在家里,我们几兄弟姐妹的分工十分明确:姐姐洗衣服,哥哥放牛,我煮饭,弟弟负责玩。
日子过得很清苦。那时候我真的很怕做饭,做不好的话,父亲会大骂我一顿,甚至还会抽起扁担打我一顿。其实怕做饭还有一个原因——不知道煮什么菜,因为父亲节省惯了,再加上七八月份又没有什么菜可吃的。最可怜的是家里后山那块地只种了姜苗,于是姜苗成了我们家每天的“佳肴”,可不是吗,我每天割一点姜苗蒸着当菜吃。那日子哪个女人受得了,所以我们在村里总会听到一些流言蜚语,说母亲扔下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跑了。
时间长了,连姜苗也剪光了,还能吃啥菜呢?我的父亲可会节省了,他买了一大袋豆豉,因为便宜吧!我们几姐弟都是面黄肌瘦的,一个月能吃一次肉都是天大的幸事。那时候我们常常幻想:要是我们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该多好!可父母我们选择不了啊!幻想终究是幻想罢了,还是回归到“一把豆豉配一大碟子水”蒸的现实里,即使是这样的“菜”,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的。
那一天还是豆豉配水,我的大姑姑(父亲的姐姐)从锅里把它端了出来,她看着这所谓的“菜”,对着我哭了,至今为止我还记得大姑擦眼泪的场景——“孩子啊,你们就吃这个吗?”那时候我真不懂事,对着大姑就点头,大姑把这个豆豉配水倒了,叫姑丈骑着摩托车就往镇上赶,等姑丈回来时,手里提着两斤猪肉了。
“妞妞,谁叫你倒掉这菜的!”父亲还没进门,就大发雷霆,我立刻躲在大姑后面,还好躲得及时,不然父亲的扁担又落在我身上了。父亲见到大姑把扁担放在了一旁,凶狠的眼神收了收,“哦,姐,你回来了!”
“你怎么做别人爸的,给孩子吃这些,菜都买不起吗?看孩子们瘦得……”大姑数落着父亲。我们几兄弟姐妹都躲在大姑后面,生怕父亲又发飙,果然男人没有老婆在家都不怎么温柔!
“姐,几个孩子花钱的地方多,他们妈妈又不在家,我没有时间去管这些,我的孩子我不心疼吗……”父亲在大姑面前还是很“怂”的,怂得甚至流泪。
可不是嘛!那时候的父亲也只不过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一下子承担那么重的责任。
02
关于妈妈的流言,我们只当作流言。
那时候家里没有钱装电话,手机也是有钱人家才能得到的宝物。因此我们联系母亲都是写信。
母亲去了东莞打工,应该是帮别人带孩子的,(后来她总是说,看着别人的孩子那么快乐,自己每天也想念自己的孩子,不知道流了多少泪。)一个月才几百块工资,她每一分钱都省着,从来不花在自己身上。每个月十五号都把钱寄回家,还捎带寄一封信。我们每个月最期待的就是这一天,十五号的晚上,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围在一起,读着信,看着妈妈娟秀的字迹,无比幸福。信中母亲提到了我们每一个人,还叮嘱我们都要回信。于是在往后的几天,我们几个孩子都在酝酿着信的内容——当然把自己最想说的,学校里发生的事都分享一通,除此之外,字一定是一笔一画写的,可不能让母亲觉得我们字丑。虽然相隔很远,但信与信的来往成了我们彼此的牵挂。
村里有些人眼红母亲每个月寄了些旧衣服回来给我们,就胡乱传谣言,说母亲跟着大老板了,不要我们了。起初,父亲把这些流言蜚语当成耳边风,后来被人们说多了就越来越在意了!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我们变得更怕他了。
03
我们自然不相信这些流言蜚语,因为母亲每一封信都是浓浓的思念,她还说过年等着她回来。我和弟弟年龄较小,一听妈妈叫我们等她回来,天天放学在家门口附近的大树下坐着,四目一直盯着母亲回家必经之路。就这样等啊等,我们像“望娘石”每天装着的是期待,吃饭端着碗到大树下吃,写作业也搬到大树下写。那棵大树还是那棵大树,路还是那条路,只不过多了几个望眼欲穿的孩子。
终于,北风吹起,天寒地冻,我们每天望着的路出现了熟悉的身影——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回家了!我们的母亲挑着两袋东西回家了!我们的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父亲的身影,父亲也挑着两袋东西(我们也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去接的母亲)。我和弟弟冲着大路高喊:“妈妈,妈妈!”“哎!哎!”母亲也冲着我们回应。我们高兴地扔下作业,往大路跑去,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奔跑到母亲面前。
“我的孩子又长大一点了,快回家,妈妈带了很多东西回来。”我们跟在母亲身后,像小跟屁虫似的,蹦蹦跳跳地走回家。
“这是弟弟的……这是哥哥的……”母亲回到家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把它们分给大家,这也是我们最喜欢的环节。每个人都有,包括我们那不苟言笑的父亲(即使是城里人不穿的旧衣服我们也喜欢)。母亲在家的日子,家里变干净了,菜变多了,肉也可以吃上了,父亲也温柔了!那日子真的很幸福。!
04
“唉!我要和你们妈妈离婚了!”那一天,勤劳的父亲破天荒地躺在床上,他眼睛很红,我知道他一定是哭过了。
那时候我上六年级,放学回来就听到父亲的唉声叹气,。我像往常一样做好饭,叫父亲吃饭,可那天他却不吃,还说了这句我们痛心不已的话,他把母亲寄来的信给我看,信里果真写着“离婚”的事。
那天晚上,我和弟弟、爸爸在家,我们几人沉默地坐着,没有谁说话。回到床上,我痛哭起来,不敢让父亲听到,我真的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很难过,很难过,不知道哭了多久,只觉得黑暗笼罩在我的周围。弟弟也哭了,他问我:“二姐,我们是不是以后都没有妈妈了?我不要啊,是不是我的字太丑了,妈妈才不要我?”弟弟说着还躺在地上,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只是对弟弟说:“妈妈骗我们的,想让我们认真学习才这样说。”
05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莫非母亲真的想离开我们了吗?母亲回来时,眼睛很红很红,还戴着一副墨镜,她没有和我们说什么!后来,父亲还是没忍住告诉了我们,说母亲生病了,需要做手术治疗,母亲不想拖累我们,因为手术的风险很大,怕……(所以才说离婚这事隐瞒我们)
听到“手术”二字,我们更难过了。我们的母亲那么勤劳、善良、美丽,怎么会生病呢?一定是我们不够好好学习,一定是我们拜佛不够虔诚……
那些日子母亲每天熬中药,又吃一堆西药,吃的东西都是流食,人消瘦了许多,我们什么都帮不上,唯有认真学习,听话。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四处寻找父母的身影,都没有找到,只看见父母的床上摆得整整齐齐的。那一刻,我说不出什么感觉,只觉得很苦,很无奈,没来由的腿软,坐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奶奶告诉我父亲陪母亲去做手术了。我跑到家门口的大树下,望着公路,摘着一旁的叶子,一直说着:平安回来、平安回来……
那条路很长,很远,泪水模糊了那条路,只记得许久许久未见到父母的身影。我和弟弟的脖子长了,一旁的叶子摘光了,可父母呢?我们不由得呜咽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弟弟年纪小,嘴里不停喊着,鼻涕眼泪直流,我的眼睛也哭得很肿,我心里默默许下愿望:保佑母亲平安回来,我一定认真学习回报她,不管多难,我都要努力。
感谢上天看到了我们的愁怨,让幸福选择我们,经过漫长地等待,父亲终于把母亲平安带回家里。我们真的很爱很爱母亲,很爱很爱这个家,后来父亲变得很温和,一直没有骂过我们,也没有打的冲动。而母亲呢,成了我们成长路上的动力,一直用爱守着这个家,守护着我们,慢慢地我们的家变好了,笑声也多了。
回想起这段往事,泪流不止,简单的话语,冲击着我的心灵,生活虽然改变,但努力的心一直没有变。未来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