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方言杂谈-蓜

“蓜(拼音pèi)”字是鲁西南地区人们常说但不注意的字,会写这个字的人肯定很少,因为有的《新华字典》上没有这个字,有的汉语字典上有这个字,却没有意思的解释。它就是以前鲁西南农村妇女基本会干的家务活之一--拉蓜子,也就是用秫秸莛子“制造”锅蓜子、面蓜子、缸蓜子等。

2021年3月拍摄

“孩他娘,俺把缸里的水打满啦,你把蓜子递过来,我把水缸盖上,别落进去树叶子了”。这是蓜子的一个用法,就是做“盖子”,盖锅的蓜子就叫“锅蓜子”,盖缸的蓜子就叫缸蓜子。它还有一个用法,就是当“托盘”用,如你包水饺,可以将包好的水饺放在蓜子上;你擀的面条,切好后,临时放到蓜子上,端起来,一手端着蓜子,一手从蓜子抓起面条放进锅里,这个时候,大家叫它“面蓜子”;你将锅内蒸熟的馍馍拿出来,可以放到“蓜子”上晾晾,这时候可以称它为“馍蓜子”。它偶尔也会当干净的板子、或布用,可以将准备晾晒的芝麻、小米等量少的粮食,放到蓜子上,端到天明地(太阳)底下晒。由此可以看出,蓜子真是个农家不可或缺的好家什。

2021年3月拍摄

蓜子,它是用秫秸(高粱)莛子经过双层紧密排列,再用针线缝合而成的,为了拿取悬挂方便,一般都会在蓜子一边缝出一个吊线口。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蓜子那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基本上都是自己动手做成的,而且每家都会有大小不一的几个蓜子,各有各的用途。它因为是用秫秸莛子做的,比较轻盈便携,也不易损坏,除非老鼠偷吃东西,将它咬坏。

2021年3月拍摄

秫秸莛子做的蓜子,纯天然的材料,用起来既环保又健康,且比较结实耐用,我家现在用的面蓜子至少得有二十年了。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到周边农村集上买几张,可比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的东西好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汉语词典》给“剂子”的解释是“拼音jì zǐ,做馒头、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大块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的意思,该...
    一两茶叶阅读 1,869评论 3 12
  • 本文说的“茓”字,《新华字典》给出的解释是--拼音xué,茓子,做囤用的窄而长的席,通常是用秫秸篾或芦苇篾编成的,...
    一两茶叶阅读 954评论 2 10
  • “燎麦”是鲁西南一个方言熟语,《新华字典》给“燎”字解释有两个拼音,多个意思,在这个熟语里,用的是“拼音liǎo,...
    一两茶叶阅读 921评论 8 36
  • “盖子”,《汉语词典》给出的意思是“拼音gàizi,遮盖另一物的东西”,《国语辞典》给出两个意思分别是“器物上的覆...
    一两茶叶阅读 1,230评论 0 13
  • 《汉语词典》给“锅饼”的解释是“拼音guōbing,一种烙饼,较硬较大较厚”的意思,这种解释比较模糊点。鲁西南方言...
    一两茶叶阅读 1,439评论 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