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创新突破中勇攀高峰,在报国实践中践行初心,在社会责任中彰显担当。从阿里云 “飞天” 系统实现中国云计算 “从 0 到 1” 的跨越,到隆基绿能光伏产品扬帆出海;从春秋航空架起民族地区与沿海的空中纽带,到圣源地毯让藏毯技艺走向世界,民营企业以 “奋楫争先” 的姿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以自主创新为帆,驱动高质量发展引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民营企业以 “敢为天下先” 的魄力突破技术壁垒。王坚院士牵头的 “三体计算星座” 计划,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钟宝申带领隆基绿能屡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让 “中国智造” 闪耀全球;屠红燕推动万事利丝绸数字化转型,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 70% 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 92% 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是这种 “以创新强实业” 的循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家国情怀为舵,锚定民族复兴航向。民营企业家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爱国报国的基因。春秋航空王煜以 “让更多人坐得起飞机” 为初心,自研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将 20% 以上航线投向革命老区,架起区域协同的空中桥梁;山东东明石化李湘平攻克原油催化裂解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印证了 “国外能做到的,中国绝不差” 的底气;牧原集团秦英林深耕自主育种 20 年,创新 “猪养田” 模式,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助力生态保护。这些实践生动说明,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大局,才能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
以社会责任为桨,划动共同富裕船帆。“富而有责、富而有义” 是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鲜明特质。薛婷的圣源地毯让藏毯技艺产业化,带动农牧民家门口就业;耿福能在凉山推广中药材种植,惠及 9 县农户;宋汉平构建的宁波资源回收网络,五年回收资源超 50 万吨。从民族地区帮扶到生态保护,从产业振兴到民生改善,民营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 “先富促共富” 的使命,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 92% 以上,既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也是就业民生的稳定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唯有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家国情怀、践行社会责任,民营经济才能继续立潮头、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