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几天,听了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其中一个板块讲的是镜与灯的哲学,感悟颇丰,一时难以言说。下面从简而谈。
一、镜是反映真相的工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人眼的视角是由内而外的视角,他只能看到外部的世界,而看不到自己。但在镜子面前,他可以看清自己。
镜子式的思维能够让自己变为客体,用于观察,从而看清自己的真相。
“空故纳万镜”,镜子是空的,所以它能毫无修饰地容纳一切。
在这里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当我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也会试图用这种镜子式思维方式去观察。就是不加修饰地观察别人,像镜子一般反映人的行为。
这种观察会让我感到很奇妙,同时也会很奇怪。比如人总是穿着衣服,他在走路的时候用的是两条腿,并且前后交替着走,他通常习惯于与与其他人结伴。他说着话,用嘴用舌头,声音从那里发出来,又从我的耳朵里进去,我似乎能够理解他们说的是什么,我的大脑会根据他们所说的话自动联想到之前我所熟悉的东西。
二、镜子能够反映真相,同时又呈现假象。
话说“镜中花,水中月”。但镜子里的花却不是真的花,水里的月亮也非真的月亮。它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像。
人的认知也是如此,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它们都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一种让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
他们也许反映出了真相,但呈现出的是一个仅供观察的虚幻的像,而不是真相本身。
假亦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
三、灯式认知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拥有镜子的,他仅有的一点认知使他无法一下子窥见全局以及世界的真相。
这就如同身处黑暗森林中的猎人,他想走出去,但是没有地图。
这时候,人的认知就不能比作镜子,而是灯。
想要从黑暗森林走出去,必须在黑暗当中点亮一盏灯,依靠灯这种局部式的认知方式一步步地去向前摸索。
四、灯让你不断往前走。
如果说镜子是为了获得真相,那么灯则是为了获得路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他是通过自己点着灯在黑暗森林中的一步步摸索才逐渐发现道路的。这些道路才逐渐让他构建出了自己的地图,也就是逐渐认清了世界的真相。
理查德·罗蒂写过一本《真理与进步》,里面有两句话是这样的:
你不断往前走才可能不断发现真相;
真相不是目的,目的是不断往前走,一直达到你真正要达到的那个目的地。
灯和镜子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镜子是向你展现真相,是一种获得关于世界真相的认知方式;灯是一种辅助工具,帮助你去行动——镜子和灯代表了两种关于认知的定位。
后话:我不禁想,一个个体身处于这个庞大的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他的姿态就像是一盏灯的姿态。他无法把握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的全局,他看不清所有的真相,他只能看见自己身处的那世界里的一隅之地,他就像灯一样只能以有限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周围。
想到这里,心里不免觉得有些压抑,人的认知是非常局限的,也是非常艰辛的,他十几年地一步一步的摸索只不过也只窥见了世界的一隅,他可能永远也没法寻到黑暗森林的出口。这是一种相当悲观的论调。
从乐观的一面说,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他至少不会显得特别单调无趣。总而言之,没有什么永远的幸福和所谓的一劳永逸,只有有待解答的问题以及正在前往的理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