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做选择时,我们就必须同时动用我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等认知能力来完成,而且越是不停的做选择,精力就会被消耗的越快。
特别是,当一个人小事情上精力消耗的越多,遇到需要做重大的决策的时候,就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很多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意志力很强的人,都是会通过尽量减少选择来保持自己的能量的。比如乔布斯,他每天都需要做很多的决策,所以相对而言如何穿衣搭配就成布套重要的事情,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他穿同种款式的衣服,而且他对于不同的场合做什么搭配都有一个恒定的标准,那么当需要进入什么场合的时候,就按照标准来穿就可以了,也就减少了同种情况下的相似决策消耗,节约自身精力。
当然,升老师拿乔布斯穿衣风格的例子想说的重点,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穿衣搭配都不重要,而是要学会做科学的决策,减少不必要、重复性的决策对自己大脑思维力的消耗,是保持自身精力,让自身能量得到有效利用的一个关键点。
具体有四个步骤:
1、察觉、汇总消耗性事件。
升老师所说的精力消耗性决策事件,指的是你需要来回的考虑、花很多的时间做选择的事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会过度的消耗精力,那些你只在2秒内就能做出决定的事情,当然不属于这个范畴。
评定一件事情是否过多的消耗精力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标准:比如总是有很多的顾虑的事情;总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习惯性重复思考的事情;总是自己拿不准主意,习惯性询问他人意见的事情;或者鱼和熊掌想要兼得但又必须做出选择的事情;时间延长容易引发焦虑的事情等等。
2、区分消耗性事件大小。
如果不事先区分大事件和小事件,重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把所有的事情都用同样的力气去解决,花同样的力气去做选择,那么就非常容易产生精力的过度消耗。既在小事情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那些大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也很容易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精力分配而导致结果欠佳。
怎么定义大事件?一般来说,跟个人成长和人生方向性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被分类为大事件。
比如说就业、学习、发展副业、婚姻这类的,能够决定你的生活状态和未来方向的事情,而且这一类事情可以采用科学的量化方法老帮忙做决策,因为你在这一类事情上其实是有确定的价值观和关注重点的,在做决策的时候只是需要一些标准来量化和强化就可以了。
而小事件,就需要因人而异去定义了。小事件总的来说形式比较细节化。
比如每日穿衣搭配、中午吃什么、去哪里吃等等,一些比较日常、繁杂、需要每天重复面对、同样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做选择的事情,都可以定义为小事情。
3、对小事情采取固定、简化选择指标的策略。
很多人之所以会容易在小事情上过多的消耗能量,就是因为不管是事件本身还是人们在面对这件事情时,缺乏一个具体的指标去衡量和规划。
因为觉得既然是小事,就没必要一板一眼的,随意一点做选择就可以了,但是往往越随意,就越容易陷入长期的时间消耗中,因为你很容易在做选择的时候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自然就拉长了选择的时间。
所以,面对小事情,也要制定一个固定的的指标,而且指标尽量简化,以达到简单高效的目的。
比如工作日,繁忙的工作已经或者接下来需要我花费大量的精力,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在午餐吃什么上浪费太多时间,在做选择的时候参考两个原则:营养和方便省时就足够了。有了固定简化的筛选指标,就能帮助你快速缩减目标范围,节省做选择的时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小事件,要尽量避免以后再说这样的思维习惯,防止自己在小的事情上重复浪费精力,所以当下能做的决定一定要当下做,做完就不再做重复思考了。
4、大事情选择固定、量化维度的策略。
而对待大的事件,衡量指标过于简化就难免会显得草率,所以在做比较重要的选择时,指标固定的基础上,还要适当的增加指标的维度。
维度就是你对一件事比较看重的地方,拿找工作来说,离家远近、工资收入、工作是否具有挑战性都可以作为衡量的维度。那么,当你需要对一个大事件进行选择时,你就可以将不同的选项按照这些固定的指标和维度进行打分。
提供一个具体的打分规则供参考:将固定指标作为基础分,然后将各个维度按照你心中重要性的高低设置一个权重分,用基础分乘以权重分得到一个加权分,然后将所有固定指标的加权分汇总,就得到一个最终分数,最后根据每个选项评分的高低,得出最优选。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你做决策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另外,当需要做重大的决策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更有助于思考,遇到精力不足、思考不下去的时候可以选择暂缓,如果在一件事情上将精力用光,那么后期恢复也会增加不少的难度,所以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让精力有基础的满满恢复之后再做定夺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