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原文内容
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呢~~
我们来看一个栗子。
今天小A要和女朋友去吃浪漫的烛光晚餐。
临下班前,领导突然安排了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马上去做。于是,小A马上给女朋友打电话。「对不起,我突然有工作要做。今天的约会取消吧。」听到这句话,女朋友的心里可能有一万只羊驼呼啸而过,满心期待换来了失望。有时候,说不定还会七想八想,「我在他心里不重要。」其实,小A也不想取消约会,完全是碍于现实情况,迫不得已。只是他的说话方式太直白了,让人不太能接受。我们来换一种方式看看。「对不起,我突然有工作要做,但我更想见你。」这样,女朋友的心情就会变得不一样。通过「更想见你」,表达了爱意。把原本的「取消约会」,变成了「加深双方感情」。
与心爱的人交流、在工作中汇报、与合作伙伴沟通……我们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重要时刻,用更好的方式表达,无疑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沟通「思维公式」步骤:
步骤一: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步骤二:揣摩对方的心理
步骤三: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说法
I复述
What 站在对方角度表达自己想法的说话方式
Why 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的目的是引起他人的行动。任何行动都是有动机的。人只有发现行动了以后,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心甘情愿的行动。因此,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就要揣摩对方的心理,站在对方的角度,把你想直接表达的内容换一个说法。
How:1、知道不说 首先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当不能直接说出来。
2、换位思考 根据自己与人交往的已有信息,思考对方做这件事,符合对方需求的动机是什么?
3、有效表达 把自己没有直接说的目的,按照对方的角度说出来
前提 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前提是自己的信息量要足够大,如果是比较熟悉的人话,效果很好,但如果是不熟悉的,一定要信息充分,否则容易说偏。第二是还是要以真诚为前提,不真诚的话,也容易被人感觉出来,而且这种方法如果用不好,可能给人一种拐弯抹角的感觉。
A1
时间
两周前
地点
家里面
人物
我和我爸
起因
我爸得了热伤风,一直流鼻涕,精神状态不太好。
经过
于是我就劝他,说要不然你就请假休息两天,反正年假又多,不用也浪费了。他却没表态。
结果
结果他还是没有请假,说最近单位上事情比较多,不好请假。
反思
如果我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他一个老同志,肯定比较注意在单位同事对他的看法。如果换个说法,“你最近感冒了,老同志要主动请假,疫情背景下,同事都不希望公司里面有感冒的人出现”会不会更好些喃?
A2行动
目标:下周劝我爸在家里面休息两天
行动:
1、知道不说 首先知道,我的目的是让他休息两天,天气那么热路上辛苦,也免得把年假又浪费了。
2、换位思考 我爸很在意他孙女对他的态度,如果是让他花时间陪伴孙女,以后孙女比较依恋他这个爷爷,可能符合他的利益动机
3、有效表达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就说,“五子棋现在一岁多了,可以明显感觉到,要是谁陪她一整天,她就特别喜欢那个人。最近天气热,又不能出去玩,爷爷干脆请两天假陪下孙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