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体育老师邓肯正在布置着早晨的任务:1600米跑。他要求每个学生设法用最快的速度跑完1600米,平均心跳要保持在185次以上。
学生们都很努力,只有落在最后的女生米歇尔好像毫不在意,拖沓着脚步路过邓肯身旁,像漫步一样继续向前。可当米歇尔闲庭信步结束后,邓肯给了她一个A。因为邓肯明白,她一点都没有闲庭信步,她的全程平均心跳是191次,即使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严峻的考验。
这是芝加哥内珀维尔高中的一堂“学习准备型体育课”。在这个课上,老师给学生打分的依据是努力程度,而不是技能。他们认为,尽全力跑比跑得快更重要。
听了这个事例,你是否跟我一样,需要第一次重新思考传统观念里对运动的考量和意义呢?
没错,就在听了好几遍《运动改造大脑》之后,我已经不由自主地很积极很自觉地对之前的运动方式做了明显的调整。
1. 由散漫型转为积极型
之前,由于假期出外休假,工作时间集中忙碌而不着急开启运动,一天天一周周在匆匆忙忙中度过,而不自知。终于有一天,脊背的肌肉酸痛无比,疼痛难忍,站着不舒服,坐着也不舒服,躺着不舒服,趴着也不舒服,在无可奈何之下,有人建议我去做按摩。我内心深处却认为,按摩只能缓解一时的难受,并不能解决长久的肌肉酸痛问题,所以果断选择了晨跑,始终寄希望于通过运动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问题。
终于开始跑步了,确切地说,不能称之为跑步,而是走步。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懒惰的原因,总感觉跑起步来,心跳加速,气喘吁吁,跑步有些费事难受,所以选择走步吧,只要走了就比没走强,已经开始走步运动了,还强求什么呢。
于是开始运动近一个月了,还是一如既往的走步,一边欣赏路边的小草,鲜花,大树,一边慢悠悠听着书向前走。
这几天听了《运动改造大脑》,才发现,自己这种随意的走动,算不上有效的锻炼,这种散漫型跑步习惯急需调整,心态上的认识是第一位的,发现了,就要及时调整。
2. 由全走步式转为半跑式
也是听完书中介绍,才了解到,原来跑步时,跑得快与慢并不重要,重要的考量指标是心跳频度的提高。因此,近期运动,由以前全部走步式,开始加入阶段性跑步,走一段跑一段,让自己逐渐适应跑起来的状态。
以前每日晨起,在阳光沐浴的林间小道走步,不仅全程走步不跑步,而且不急于速度,不急于目标,聆听着枝头小鸟的鸣叫,接受着充满泥土和青草气息的冲刷,享受着大自然的陪伴,感觉慢慢走步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生活状态,也挺好的。
听完书之后,感觉,我把晨起运动当成了一种娱乐享受的时刻,还不能称之为晨起运动。也认识和逐渐感悟到了有效运动的重要意义,所以开始加入跑步,让自己逐步朝着有效运动的方向前进。
3. 享受心跳型跑步的愉悦
现在跑步的时候,即使跑到气喘吁吁心跳加速,心理也是无比喜悦,再也没有以前那种感觉疲惫难受不想继续跑步的抵触情绪了。
而且,一边跑步一边逐渐感受跑步的带来的变化,感受自己心脏的跳动频度,想象着跳动频度越高,会带来的各方面身体器官以及大脑构造的改善与变化,第一次发现跑起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而是那么的享受与喜悦。
听书,让自己的思想更进步,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