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正月初六,池澳一年一度的同乡会在松城相聚。今年慈母八十大寿,回家吃了年夜饭,和老妈聊聊天,春的浓意悄然消融,我们又要为生活各走他乡。同乡会以老乡相聚一堂的形式表达了池澳人的情怀,凝聚恒久正能量。必须发扬光大。
如果你没有走出池澳,或者你走出池澳还未跨出闽东的地界,那么,你永远无法感受到同乡同村的重要。
然而,身在异乡的人,才会体会到乡音的温暖,在外面除了普通话,拗口的学几句人家那种口音,原以为这样便于交流感情利于拉近距离。却被当地人称为:"娘娘腔、两格声”。这种滋味在坐的有多少人感受过呢?池澳人的声音,走遍全世界就这么一种,他源于连江,演变于霞浦,融合连江话的丰富语汇和霞浦话的轻风柔语,这是我们童年的声音,这声音契入灵魂相互回应,这是各位走出池澳几十年了还想为池澳做点事的最佳诠释。
老乡们,池澳人民欢迎你!这里的花花草草,都在殷切盼望着从这里走出去的各位仁人志士耕耘、浇灌。
池澳,从高处远眺,它像一弯山环水抱的池塘。安然静止,不起波澜。然而,它的内部组织正在强烈渴望健康成长,正在渴求日益强大!
好山好水曾经是我们可以大胆吹牛逼的理由。然而这些当年值得骄傲的资本已被历史封存。市场经济的时代狂暴,把我们的家乡冲击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从生产队摇橹,到个体户小鱼船,又到大船深海拖网,到现在的休渔转型种海带,池澳人都在努力寻找经济发展的源头。可就是大环境的天地与以往全然不同,小环境纵使万般努力也枉然。岁月未老,池澳这个当年很牛逼的地方已面目全非。迟到的钢筋水泥为池澳人筑起巨浪屏障,却无法挽留渐渐消失的一方乡土和文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走出去创业让池澳人遍布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等大都市。貌似风光腾达其实饱含别离无奈,唯有自知。
池澳,这个神奇的地方,风风雨雨走过两百年,有人从这里搬走,也有人在这里定居。不管是搬出去还是住进来。这一片蓝天都是有过托起在座各位那一段人生的信念和希望。如果你还把这里当做家,请你常回家看看,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乡。
在我们的印象里,有那么一种池澳人,他在心里说:我只是以前在这里住过,以前的故事已变模糊。他无奈地挥挥手,这里已是他灵魂和躯体都回不去的"故乡”
各位乡亲们,无论是故乡还是家乡,这里的深山里都住着你的祖辈和爹娘……
同心同德,乡音不改。为了寻求人生的那份理想与幸福,我们人在异乡,我们更需要团结、需要友爱、需要共进,我们组建池澳老乡会,更有利于促进池澳的老乡的友好共识互相照应,进一步体现乡情的凝聚力。
到会和没到会的当代池澳人,一定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把热心前辈点燃的乡情圣火,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去,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递这份充满正能量民间活动。不忘初衷,尽显池澳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