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路上

      作为一名教师,其实交际的范围构成其实很简单,不外乎学生,家长,同事。但就是这简单的构成,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对待别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作为同事,大家有着同样的工作环境和目的;作为学生,想必老师都很了解孩子的习惯;只有家长,是老师可能摸不透的存在。特别是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班主任,我们更是会面对家长手足无措,这可是一道逃不掉、避不了的难题。但是,经过摸索以及前辈们的提点,多少还是能悟到一些门路。

首先,我认为对待家长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与家长接触多半是因为学生在校的表现,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用客观、平和的态度更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给家长一种客观的印象,让大家都能正确对待事情,而不是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人们常说的“冲动是魔鬼”就是这个意思。做到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干净如始。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家长,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不存在贵贱之分,特别对待那些调皮孩子的家长,更要悉心交流,多从教师自身找原因,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与家长共商解决问题的对策,切莫当众指责家长,甚至侮辱家长,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更大的矛盾。当然也不能贬低看轻自己,尽到自己的责任,无愧于心就好。

再次,与家长沟通关键是在于“沟通”二字。善于倾听家长,作为老师我们大多都只能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而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我们能注意到孩子的某一个地方就更加少了,不以“教育权威”自居,多听听孩子在家的表现,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了解孩子。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功课,分析家长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

最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班主任教育好孩子。从多方面,对孩子产生影响,建立好家校之间的沟通,使得我们的教育联盟更加牢固,更加有利于教师的工作、孩子的发展、学校的形象和社会的影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