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环境
系统版本:android 5.0
App版本:V6.6.2
网络环境:无线WIFI
1产品简述
1.1产品概述
掌阅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一直关注用户体验,坚持使用快捷,不断完善的卓越设计思想,采用清新、明快的UI设计,使用户拥有全新视觉体验,突出更强的交互易用性。(截取于掌阅官方网站)
1.2产品定位
定位:做全球最专业的阅读平台
Slogan: 引领品质阅读
3产品信息架构
1、架构清晰,【读书】就是读书;【书城】就是逛书店;【发现】就是其他的用户活动;【我的】就是行为记录。这种清晰的分类不会造成用户使用困惑:即进行某动作时还得一个个tab点过去才知道自己要用的功能在什么地方
2、【我的】中有信息重叠,在【我的账户】中“VIP特权”,“礼品中心”分别和【我的】中“我的VIP”,“我的礼品”实际上是一样的功能,个人猜想大概是因为“我的VIP”和“我的礼品”多少与用户支付有关所以放在【我的账户】里;而“我的VIP”算是VIP的重要活动地点,因此放在二级菜单;“我的礼品”应该和“我的优惠券”,“我的福利卡”同优先级,但为什么“我的礼品”会出现在二级菜单呢?(此处求解答)
4产品核心功能
4.1 电子阅读器
4.1.1功能阐述
阅读器将是体现掌阅用户体验质量的重要部分,通过这份功能图可以看到掌阅阅读器基本上是把自己交给用户了,从外观至操作,无一不可由用户设置。
4.1.2需求分析
1、【设置】达到25项之多,用户可以随意调节电子书底纹颜色、图案,字体颜色、大小,段落间隔,阅读模式,翻页效果甚至是书页的视觉效果等等,这么多设置是非常大程度的个性化,1千个用户就有1千种掌阅电子阅读器,多方面满足了用户的阅读需求。但实际上也存在一个问题,用户是否真的会去使用这些自定义功能?用户也许会觉得默认的挺好,懒得一项项去设置,这样的话这些功能就没有意义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当用户使用阅读器时突然感觉什么地方用着不舒服时可以更改,那么确实是可以很很大成都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其实有点像扔在家里工具箱,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又不能没有,买回来还会占地方。
2、【评论】与【记录想法】这两个功能基本上也是每个阅读器必备的了,之所以弹幕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阅读器中的评论同理,看到某些困惑、引起共鸣的地方总想看看别人怎么说的,是否和自己一样。掌阅中每段末都有一个评论小icon,触摸弹出评论小弹窗,查看网友想法以及写自己的想法,这里和弹幕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同样满足用户即时、就地查看评论。【记录想法】则是【看评论】的内容支撑,当然也满足了某些用户的表达需求。
3、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地方,可惜不实用
4.2书城
4.2.1功能阐述
掌阅的书城比较简单,没有太多杂乱的东西,除了精选和大咖开讲是固定的以外,导航栏上的频道均由用户自定义
4.2.2需求分析
1、【精选】内容分别是推荐的书和用户可参与的活动或专题,以简单的图片式列表呈现,满足用户无特定方向下找书的需求
2、【大咖开讲】是由官方主讲人输出的电台节目,与书无关,满足用户除书籍以外的内容吸收的需求
3、【自定义频道】根据标签分类,频道下的书籍推荐则是由卡片式列表呈现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添加标签到导航栏,这样每当用户打开书城都可以很快捷方便地浏览自己喜欢的分类,也不会被多余的信息打扰,满足用户按需分配的需求
5产品特色功能
5.1 圈子
5.1.1功能阐述
圈子位于发现中,这样的使用路线让我想起微信的朋友圈,不过这里的圈子其实是百度贴吧,圈子可以是围绕一本书的书圈、围绕一位作家的作家圈、围绕某个类别的类别圈。不同于贴吧的是,这里的圈子不能由用户创建。
5.1.2需求分析
1、【发帖】【回复】在圈子中,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圈子扎堆抱团,这样用户活动相对集中,也有利于增强用户粘性。通过帖子的形式让书友们进行交流、讨论,可以满足用户疑问解答、寻求共鸣等需求,相对的,也可满足部分用户的输出需求
2、【书荒】有两个作用,一是当用户有想看的书但是不知书名等有关书籍的信息时,可以发帖寻求书友的帮助,解决在有限信息下无法准确找书的问题;二是当用户发现一本书感觉特别好时,可以通过发帖推荐这本书,当然用户会借此做产品推广了,满足用户的分享需求以及发现好书的需求
6总结与思考
1、掌阅的用户体验分两个方面总结:
操作:操作确实简单,但是不算简洁,特别是阅读器的功能过多,书城比起竞品倒是比较干净,没有铺天盖地的信息,不会使人眼花缭乱,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流畅的
UI:掌阅的UI风格出人意料,整体以白色为主,确实简洁明快。值得一提的是阅读器的打开、翻页动画做得十分细腻,大大加分
2、所以凭什么掌阅是第一?虽然其他功能不是那么完善,但是它的阅读器功能强,书库数据大,界面设计却很简约,所以说主要的功能做好了才能引来忠实的用户。那么继续完善各种功能,一款app就会达到极致吗?还是说该做做减法了?这是本报告最后的思考。
--------------------------------------------------------17.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