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无用的5个节俭行为!全是贫穷家庭的通病!

虽说节俭是传统美德,但有时候过分节俭,反而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贫穷陷阱”。

这几年一直在过极简生活,边极简边省钱,但慢慢的会发现,有些“省”其实是在做无用功,甚至可能会得不偿失。

这些行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节约,但实际上却可能让我们付出更多的代价。

看看你中了几个?

01.不舍得扔

我以前是个什么也舍不得扔的人,穿不了的衣服不舍得扔,用完的瓶瓶罐罐总觉得还有用,过期的护肤品也一直用着。

直到实行了一次断舍离后,我开始感受到少物的优点。

很多没必要的物品都不再买,用不了穿不上的东西,也会扔掉或送人或捐赠或二手平台卖了。

惜物没有错,但节俭的前提是不能降低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老旧且不再使用的物品,我们应该学会放手,及时处理掉,还自己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家。

02.没苦硬吃

有福不会享,没苦我硬吃”,这是很多老一辈人的真实写照:

这顿吃上顿剩饭,下顿继续吃这顿剩饭;水果先挑坏的吃,最后吃了一袋子坏水果;怕开空调费电,38度天气拿把扇子热中暑了...

其实不只老一辈,有时候我们也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先吃坏的,结果好的也放坏了。

生活条件好了,不要再去没苦硬吃。

03.贪图便宜

便宜没好货,有时候真的是这样。

夏天买衣服,觉得反正就是个短袖,买件便宜的穿就行了,十几块钱的衣服买了两件。

拿回来洗完后满盆黑水,穿上没型,没两天还开线了。到头来发现还是贵的质量好,多花出去了不少钱,就不如一开始就买贵的。

还有那些几块钱的首饰,戴上掉色;便宜的鞋,穿着磨脚;太便宜的护肤品,敏感肌容易毁脸...

有些东西可以贪便宜,有些却不能,否则需要花更多的钱来弥补。

04.为了满减、凑单囤货

现在几乎人人都网购,各种活动各种折扣,让我们经常不自觉的买买买。

有时候为了满减凑单,买了很多并不需要的商品,或囤了一堆过期也用不完的东西。

这种为了贪小便宜而多买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以为自己省了钱,其实却花了更多冤枉钱。

所以,在有促销活动的时候,先冷静想想,这些东西真的需要吗?如果不需要,哪怕再划算也不要买。

理性消费,按需购买,才最划算。

05.不懂得合理分配金钱

有些人对金钱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认为,钱就要紧紧攥在手里才算有钱,不愿意拿出一分一毛投资自己。

现在这个社会,不进则退,你不去学习新东西,只会被别人甩到后面。

这样的节俭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不懂得合理分配金钱,在该花的地方抠搜,在不该花的地方大手大脚,只会越来越穷。

多去学习新东西,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什么回报,但长远来看,会让你离财富越来越近。

节俭是美德,但并不是所有钱都要省,过度节俭或者节俭不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浪费。

我们应该秉持着这样的金钱观生活: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要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