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3《西方哲学史》原子论者

第九章原子论者


原子论的创始者是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两个人。他们的观点及其有似于近代科学的观点,并且避免了大部分希腊的冥想所常犯的错误。他们相信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原子是不可毁灭的;原子曾经永远是,而且将永远是,在运动着的;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甚至于原子的种类也是无限的,不同只在于形状和大小。原子论者乃是严格的决定论者,他们相信万物都是依照自然律而发生的。


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可以有两种解答,这一件事是为了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说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前者是目的论,后者是机械论。原子论者问的是机械论的问题,而且做出了机械论的答案,可是他们的后人直到文艺复兴时代为止都是对于目的论的问题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科学引进了死胡同。


一件事以另一件事为其原因,这另一件事又以第三件事为其原因,如此类推,假如我们要求全体也有一个原因的话,我们就又不得不回到创世主上面来,而这一创世主的本身必须是没有原因的,因此一切因果式的解释就必定要有一个任意设想的开端,这就是为什么原子论者的理论里留下来原子的原始运动而不加以说明并不能算是缺欠了。


至于空间,近代的观点是:空间既不是一种实体,也不是伸展着的物体的一个形容词,而是种种关系中的一个体系,像莱布尼兹说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说任何两件事物之间总有一定的或大或小的距离,而这一距离并不蕴含着中间事物的存在。自从爱因斯坦以后,距离只是存在于事件之间,而不是存在于事物之间了,并且既包含着时间,也包含着空间。


德谟克里特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已经知道,在他看来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思想也是物理的过程,宇宙之中并没有目的,只是被机械的法则所驾驭着的原则。他不相信流俗的宗教。在伦理学方面,他认为节制与修养就是获得快乐的最好的手段。


德谟克里特之后的哲学的错误之点在于,和宇宙对比之下不恰当的强调了人。首先和智者们一起出现的怀疑主义,就是引导人研究我们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获得新知识的;然后随着苏格拉底而出现了对于伦理的强调;随着柏拉图又出现了否定感性世界而偏重那个自我创造出来的纯粹思维的世界;随着亚里士多德又出现了对于目的的信仰。生气萎缩,流俗的迷信逐渐兴起,直到文艺复兴哲学才又获得了苏格拉底的前人所特有的那种生气和独立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