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刻意学习》读书笔记 第二章 第七节

第二章,第七节——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输入与输出

做计算机行业的,既然谈到了系统,接下来的思路就逃不脱运算、存储、输入、输出。关于什么是成长的输入、输出,我想每个人都有偏差不会太大的理解。那么就跳过它,直接摘录几个值得注意的观点,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1、输出并没有难度,持续有质量的输出才是有难度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难度而避开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难度使我们与众不同。但我们也没必要刻意追求难度,把有难度的事情解决到位,才是真正的与众不同。

2、在输出有质有量时,我们可以去讨论输出的市场价值,质是前提,量可能要算作方法与途径吧。

3、凡是涉及往大脑里边扔东西的行为都可以认为是输入,输入会打破系统的内部平衡,从而进入一个更好或更坏的新平衡。

4、输入并不都是积极的,输入和输出相同,也是有限的资源。负面的、没有正确处理的输入是在浪费资源。

5、积极、有序的处理输入,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倒逼

作者关于倒逼的描述是:“我们认识了一些客观规律,能够掌握并运用它,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于是取得了‘倒逼’的效果。我们修好道路,让事情沿着道路往下进展,最终达到目标”。可以看的出来,这里说的“倒逼”,不是高喊“我要成功”,然后悬梁刺股,而是利用客观规律,例如利用我们的需求,利用我们对痛苦的逃避和快乐的追逐,来倒逼我们的行动。

先不说“倒逼”有什么好处,而是讨论一下,如果一味的等待输入足够多,然后再去输出,这样做有什么问题。这样做,很容易陷入“做准备”的泥潭中,迟迟没有行动。拿学习英语来说,真的要把语法学的精通,才去写作,才去口语交流吗?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使用英语,那么,在我们的语法学习过了一定基准线后,就应该投入到使用中,让输出来倒逼输入了。

我自身的例子是。以前的我,在一直积累码农的基础知识,记了很多学习笔记和实践总结,一直想要分享些什么,但真正发出的也只有那么几篇总结。最近两个月,我开始录制技术分享的音频,单纯谈这件事情对知识输入的影响,至少有两方面:1、让我找到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始梳理知识体系;2、让我发现单点知识的不足,促使我深入挖掘。这两方面的影响,显得非常自然,水到渠成。这应该算是《刻意学习》中说的“输出倒逼输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炼PM提纲 理论体系要素: 用户需求产品流程功能运营数据市场行业竞争 实践方法 广度:体验分析。社交、电商、娱乐、...
    了然先生阅读 168评论 0 0
  • 现在很多公司用的都是通过Git+Github来实现代码托管及版本控制,它们均是开源的,我们知道Github是一个面...
    张小Di阅读 338评论 1 0
  • 第一次知道简书,是从纯银大大的微博看到的。 后来发现这里的很不错,网站、客户端的风格我都很喜欢,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地...
    Lance_Yang阅读 296评论 0 1
  • 夜 深得不见五指 眼睛 睁着闭着有什么区别 辗转反侧难入睡 何事忧愁扰了心 何人又纠缠不清?
    浅语藏心阅读 239评论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