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晕乎乎到了机场,也没明白自己为什么好端端放弃了三月的日本温泉之旅,稀里糊涂前往台湾。接连数月的奔波已经淡化了对旅行的期待。当然,每次旅途都有它的不同寻常,于我而言,这次也不例外。
第一次与素未谋面却又彼此熟悉的网友,奔赴海峡对岸去会见另一位朋友,着实神奇。
2016年下半年,为了学好英语,有心搜集之下,我加入了甘比学堂。报的第一门便是安妮菌执掌的写作课,安妮菌是我认识到的最有教学方法的老师。北大毕业的理工女,同传,旅居加拿大十年,深谙亲子教育之道,各种看似并不沾边的行业,能被她神奇的糅合,独有的教学方式背后体现了缜密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润物细无声。(说好的游记,,,居然又成了表白文)最为诡异的是,连我这种英语作文只怕是停留在高三水平的人,在28天的熏陶中,也渐渐习惯了写作。习惯,有时候比喜欢更可怕。
其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各种班级,英音班,百科阅读班,笔译班,复述班,口语班。。。一开始我只是想学好英语为以后的发展铺多留一条出路,未曾料想打开这扇窗户后发现了另一片森林。
细数这半年接触到的有意思知识:1)比特币原理2)欧佩克石油减产及影响3)美国的政治衰退及历史的终结4)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现状4)SDR的作用及人民币入篮的意义5)TPP协议6)人工智能。。。虽然都是用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浅尝辄止,但新知识的储备胜过无意义的八卦闲聊,追各种不过脑的综艺节目。
渐渐地也跟群里的同学们熟捻起来,甘比的社群确实是一个让你知道牛人有多强,自己有多弱的地方。
在一次不经意的聊天中,临时的起意,竟就成了这次的甘比学堂宝岛游。同行的人有:万人迷百科全书安妮菌,井井有条的工科女博士洋洋同学,以及温文尔雅好心肠的程序猿蜀黍。四人一起奔赴湾湾,与温柔体贴的carrie同学面基。
台湾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在对周围去过的同学了解中,很少听到关于它的中庸评价。爱台湾者恨不能一年去三次,光吃就足以流连忘返。而不喜者也非少数,东西太甜,山不高而水又浅。
所有的评价中,个人比较倾向于两种:1、把台湾当成天堂游览肯定会大失所望,但作为邻居走访应该会有不错的收获。2、台湾是一个人文景观胜过自然景观的地方。
尽管临时起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但我却未曾后悔这次的出行,与我而言,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与谁同行(会面)比去向哪里更重要的旅程。
因为未知,所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