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日,漫长的暑假,顽皮的娃娃,随时都能让人生发出一股子火龙气。
没办法,谁让自己会生呢,一生生三娃,消消火吧,你吐一口火龙气,别个没烧着,倒点着了你自己。
带着三个娃在家,总不能老做作业吧,这样娃们会造反的。
在家玩游戏吧,脑子不够用,想不出来新游戏,老玩那些个游戏,没意思。
出去玩吧,室外太热,真的会中暑,可不是闹着玩的。
室内游乐场,三个娃吃喝玩乐,动则好几张毛爷爷,天天吃不消玩呐。
到新华书店看书吧,哎,这个主意绝好!避暑、溜娃、看书三不误,关键是不用花钱呀。
天天屁颠屁颠儿地,带着水壶,跟着三个娃,准时出现在新华书店三楼,少儿读物区。
平时来了,都是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看的书,或坐在凳子上,或盘腿坐在书架旁的地上,或蹲着,开始旁若无人地看起来。
今天,想起学写作要有意识地观察事物,我就不再眼里只有书,抬眼望去。
这个少儿读物区约莫有二百平吧,四面都是嵌入墙壁古色古香的书架。
白色的天花板中间,镶嵌着大大小小的圆形日光灯,天花板的四周则安装着一排射灯。
书架上的书,被射灯一照,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都在争先恐后向我们招手:来看我吧,来看我吧。
因为是少儿读物区的原故吧,中间位置放了一排排粉红色桔边的书架,书架上的书也是偏更小年龄段的,封面五颜六色,异常艳丽,非常吸引眼球。
那些散落在书架中间,或站或坐或蹲的小读者们,更吸引我的目光,我不由地打量起来。
毕竟是孩子,大部分孩子都在默不出声看书,但有一些孩子有点吵闹。好在看书的孩子都很专注,吵闹声对他们没有多大影响。
粉色书架那边有些动净,原来两个大约两三岁的小孩子,一边嘴里嘟囔着,一边用肉嘟嘟的小手,把一本本书拿起又放下,不是放在书架上,而是放在地上。
那里放着的是一些幼儿绘本,两个年轻的妈妈应该是想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无奈孩子太小,不懂看书,可是会搬书。
两个孩子搬书搬得不亦乐乎,两个妈妈都露出无奈的尬笑,忙不叠地把书捡起放回到架子上。这一来一回,重复又重复,一个妈妈终于不耐烦了,直接抱起宝宝就走。
小家伙搬书搬得正兴起,哪肯离开,凌空踢着脚叫嚷着,只听妈妈捏着嗓子说:别吵了,我的小祖宗,妈妈带你去玩。
在靠窗户的一排书架旁,有一个妈妈在给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读绘本,小女孩很可爱,依偎在妈妈怀里,眼睛出神地看着妈妈手上的书。
妈妈小声地读着,声音很轻很轻,我只隐隐约约听到一些词语随风飘到我耳朵里,妈妈是怕打扰到别人呢。
这么小的声音怕是读不出感情吧,但好像没有关系,只见小女孩的脸上,时而平静,时而欢喜,时而严肃,时而又紧张,绘本一定很好看,妈妈也一定读得很好吧。
一条长凳上,横跨坐着一个胖胖的男孩子,他把书放在凳子上,两只手也撑在凳子上,斜着身子探着脑袋看书,胖乎乎的手不时摸一摸后腰,似乎想缓解腰背酸痛的感觉。
他这体型,坐凳子久了真是难为了,但是为了看书,他也是拼了,哪怕再难受,眼睛也不想离开书一下下。
虽然有空调,但凳子的另一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不停地摇动着手里的棕叶扇,那把扇子应该有些年头了,扇柄磨得发亮,扇面颜色暗陈,边缘皱褶处破损散开,摇动的时候发出连贯的“哧啦哧啦”声。
真是一个慈爱的奶奶,一边给孙儿扇着风,一边拿着水壶,时不时轻轻问一句:要不要喝口水休息一下?别累着了!声音温暖又体贴。
她的孙儿,那个胖胖的男孩,许是看得入迷,多数时候没有听到奶奶的问话,并不答理她。奶奶也不恼,还是慈爱地看着他,把扇子从一只手换到另一手,继续卖力地扇动。
过一会儿,可能心疼孙儿,又忍不住轻轻问一句,这回孙儿听到了,抬起头伸出手,奶奶忙不叠地把水壶递过去。
孙儿仰起脖子,猛喝几口水,又低头看书,一只手把水壶递给奶奶,奶奶微笑着接过水壶,盖好盖子,又捡起扇子,一下一下地,尽心尽力地扇着。
这时,电梯口出现的一个男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独自一人,大约8、9岁的样子,小平头,面容清秀,走路很慢,看上去有点害羞。
他慢慢走到靠墙的一排书架前,仰着头向上看着书架,一边看一边来回走动,似乎在找书。
因为个子矮,大约看不到书架的上几排,边看书架又边回头看,脸有焦急色。我估摸着他是想寻求帮助,正在想着要不要走过去帮他。
他已径直走向另一边书架,那里有个书店管理员在整理书。书店管理员背对着他,他犹豫了一下,没有马上叫她,而是停下脚步站了几秒钟。
我虽然离得远,但似乎感觉到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叫了一声管理员。管理员转过身来,温和地看着他,他有些局促,似乎没有开口说话,用手指了指对面的书架,就立刻转身走了过去。
书店管理员是一个大约三十出头的阿姨,用黑色网状发饰,把头发在脑后盘了一个发髻,上身白衬衫,下身黑裤子黑鞋,胸口挂了一个工作牌,看上去干净利落。
她虽面上没有笑容,但眼睛里透着和善的光。她见小男孩自顾自地走过去,愣了一下,但随即会过意来,跟着走了过去。
她低下头,大概在问小男孩书名,小男羞涩地边轻扯衣角边回答。然后她抬起头,用手指轻轻划过一排排书,突然在一本书前停下,面露喜色,迅速取出那本书,交到小男孩手上。
小男孩接过书,朝她腼腆地笑了一下,左右看看,选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坐在地上开始认真读起来。
第一次看到如此腼腆羞涩的男孩子,面对陌生人都不好意思说话,不过他敢于独自一人来新华书店看书,也敢于向陌生人求助,实在是勇气可嘉。
他那腼腆一笑,就是向书店管理员致谢了吧,好在她并不介意,又匆匆回到对面书架,整理起她的书来。
坐得累了,我换了一个坐姿。不经意间看到,在我的斜对面,一对父子席地而坐。
儿子十一、二岁的样子,一本厚厚的书放在膝盖上,看书的样子非常认真,他看书速度很快,是飞快地一行一行地看,因为他的头随着目光的移动,不停地跟着细微左右摆动。
坐在儿子身边的父亲,同样很认真,不过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看手上的手机。他带着耳机,从脸上的丰富的表情来看,我猜应该是在看电影,电视剧,或是抖音也有可能。
我再抬眼望向别处,还发现了几个妈妈也在埋头看手机,而身边的孩子也不受影响,各自专心看书。
一个认真看书,一个认真看手机,这样看起来也不违和,我不禁心里感叹,现在的孩子,是心里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呢,还是已经习以为常了呢?
我收回目光,看到我5岁的儿子,在我身边,跷着脚趴在地上,正目不转睛地看一本《淘气包马小跳》的书,他可是不认识字呢。
正准备叫他起来,趴着看书可不好,随即一想,看书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看书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看书又是一件多么个人的事情,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呗,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就这样,左看看,右看看,很快半天时间过去了,该回家吃晚饭了。
新华书店,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