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童年的某些事件在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眼里,有可能会产生扭曲的印象和感受,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成为潜意识而被埋藏起来。慢慢地,记忆偏差以及成长等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干扰,会无一例外地让当初留在内心深处的扭曲印象及感受放大许多倍——大到足以能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两种完全迥异的生命历程,归因是人之初的童年,根源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
童年的经历对人生的影响超乎想象,小时候缺乏父爱的女孩子,长大了会爱上比自己大的多的人;缺母爱的男孩子会迷恋比自己年长的女性;生长在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成年之后成为施暴者的几率更大。
北大学生吴谢宇的弑母行为,充分暴露了他童年的经历。小时候父母的严苛,对其肯定实施过暴力手段。若有一个被温柔以待的童年,不敢也不会在母亲低头的瞬间举起哑铃将其砸死。
心理学家枚瑾教授曾分析过上万和犯罪人的案例,发现有大多数犯人都曾有个悲惨或缺爱的童年。
关爱孩子,是为他的一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