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双师型”教师研修小结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研修,在培训期间,通过视频学习和研讨交流,我学习到很多,感悟到很多,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在研修中自我反思,增强信心
在这次双师型教师的研修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加大了,因为时代在进步,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要想不被落后淘汰,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带头作用等。
二、在研修中思想得到提升,开阔了眼界。
视频中每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标和课程体系深层次关注和思考,使我们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领略了名师成长历程的艰辛和奥秘。在研修学习的过程中,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内心的感应。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们喜悦地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自动特点,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要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尤其是处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点“交往”空 间。本次双师型研修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双师型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