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师开篇讲“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太有同感。
还是举孩子的例子。豆豆从小爱生病,到二年级的时候又得了过敏,每年秋季过敏严重时还带喘,三年级时又开始,扁桃体化脓,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见轻只见加重。
豆豆爸爸是医生,一直是爸爸给诊断下药,但是一直身体不见好转,我们商量不能这样了,得主动出击,找找病因,变被动为主动,怎么能预防,而不是忙于应付。
预防还是看中医吧,这个不应该去找医生,应该去找中医方面的保健师。医生管治病,少于保健。想通了这个以后,我找到一位专门从事中医保健多年的朋友,我把情况说了一下,她马上指出了问题的根源。
原来根源在,孩子小时候加辅食加得早了。这个听起来比较久远,但是大部分孩子体质虚寒都是由于辅食加得早,而伤到了脾,脾在体内运化不动食物,从而导致内脏积滞,中焦不通,肺气不足,继而虚火上升,导致呼吸道疾病,吃的越多,越容易积食,病情越重。
哦,原来是这样,傻傻的我如梦方醒。那怎么办?得到的回复是,从现在开始,改变饮食习惯,平时多运动,每天睡前揉腹20分钟。想健康起来,就做起来吧。
真没有想到,小小的举动,和后期的不良习惯会导致这样的麻烦。好在,调整了思路,相信量变到质变,相信微小的改进会换来健康的身体。我的坚持尤为重要,照顾身体方面孩子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所以只要我坚持改进,日复一日,总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