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
这首诗出自冯唐的《三十六大》之二十四《大喜》。要说冯唐这个人,其实挺复杂的。社会身份众多,言辞高调,深受文艺女青年的爱戴(具体可以自行百度)。在我看来,他其实是个敏感而细腻的人。不然,怎么能写出“春风十里不如你”这样的诗句呢?
当我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是阳春三月,正午的阳光明晃晃的,忍不住让人惭愧的低下头来。回想起过去这十几年来,一直是与春天,与阳光越走越远的。自从工作以后,每天都躲在高楼大厦的格子间里,被水泥和钢筋包裹,无以抽身。每一天,红日当空,我已身处办公桌前,残阳西归,我才顶个脑袋离开。就算上个厕所,或者去走廊抽根烟,都被厚厚的玻璃幕墙阻隔。照进来的阳光虽有暖意,却失天然纯真,不复原本模样。
还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背诵的那些关于春天的诗句吗?有写早早报春归来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写春雨贵如油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写春夜无眠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写春色正盛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如此等等,多不胜数。
春天是个诗意的季节。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问大家,背诵古诗词的好处是什么?大学同学饼君兄说的真好。他说:可以诗意的栖居。
是的,当春天来临,走在乡村小河边,草长莺飞,垂杨吐绿,桃花盛放,突然就明白了什么是“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夏天,雨后初晴去公园散步,望着满池塘的荷花,就想起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丰收以后,秋高水长,凉风乍起,梧叶飘黄,就明白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冬天,西风凛冽,大雪封山,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
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
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坐看牵牛织女星”;
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这个时候才想起小时候老师说“诗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懂得。
现在你长大了,可懂了。如果懂了,那就莫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