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心里一直有很多话想说,却一直不知道从何说起。今天整理房间时,翻到许多旧物,可记忆却也已开始模糊。所以,题目是俗的不能再俗了,但是我更担心的是:为了起一个文雅的题目,到最后却没了写字的心情。虽然心里会说,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但是,不得不承认,荒废了太久的能力,是会生锈的。
今天是3月24日,星期二,因疫情在家的第65天。
似乎一切都已经开始好转:窗外的马路,来往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不知名的树木,光秃秃的树杈上开始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在阳台上张开手掌沐浴阳光,感受着因春分已过而带来的升温;沉寂了许久的小区楼下,终于有了人们试探性的谈话声。
一直宅在家的日子,撇开居家办公以外,打游戏、看各类视频、浏览公众号文章、烹饪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我真的不认为披萨、奶茶这种食物是健康的),吃着这种“快乐垃圾”的我,似乎也能够适应。只是更多的时候,打心底的,更多的是焦虑,以及对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的失望。
说不能出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是假象。
心是迷茫的,不知道何去何从,才是致命的。
作为一只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打工的上班族,虽然也关心着何时能再返回武汉正式上班,但荒唐的是,辞职的念头却一直挥之不去。辞职的原因,根据马云爸爸的“钱不到位,心里委屈”来看,我大概比较偏向于后者。
对于钱,我并没有多大的不满,然而对于心里的委屈,可怕的是,我已经不知道什么对我来说才算是“真正的委屈”。也许,成年人,已经习惯了和委屈同床共枕。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钻了牛角尖。想看看“委屈”到底是何意思。于是,度娘如下:
委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ěi qu,意思是曲意迁就;谓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犹亏待,不好的待遇;曲折,弯曲。出自《后汉书·郑孔荀传论》。
原来委屈,就是因为受到了莫名的指责、不公正的待遇而心里难过。
或许是成长的一些经历,我不知道要如何正确处理 “委屈”。这大概是因为,打小在受到许多不公对待与指责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一个人往肚子里咽。因为周围的人,并不会像书上写的那样,愿意听你的想法。然而此时,脑海中另外一种声音嗤笑道:你是何身份的人,需要旁人对你言听计从?结果呢,只是暂时将委屈存在心底一处,却一直没有及时扔掉这些心理包袱,最后委屈还是委屈,心里的负能量一直都是满电状态。
对于这份工作,令我有频繁的“辞职”想法的原因,是因为我和公司的办公流程的格格不入。
但我并不拒绝流程,因为按流程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但问题也正好出现在这“流程”上:大多数工作情况下,流程中夹杂了人情世故,明明工作是处理事项,提高办公效率,和客户保持联络的事情,最后却因为求人无果,不得不奔走在邮件的格式、邮件内容的文风,以及福尔摩斯式搜索往来约六年的电子邮件之中。
前些天,阅读到了一位很喜欢的老师写的文章,她写道:没有厚度的职场经历,就是废纸一张。
感慨万千。
回忆一下近7年的工作经历,酒店、外贸,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除了蹉跎了岁月,留下了什么?好遗憾,似乎没有发现什么亮点。谁都会想着,新的一年,New Year Resolution。可是时间不会撒谎的,许多好的想法中途而废,然后再来一个new beginning,换来的是太多无意义的beginning,结果就是实锤的loser,而我只想能痛快地win一场。
不为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能做自己,也能利于所处平台的事情,发挥自己的创造价值;
内心平和。
写于2020-3-24 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