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甲状腺超声声像图
a.正常甲状腺超声一般呈中等回声(略低于正常肝脏回声)。包绕甲状腺实质的是由两层被膜界面组成的高回声带。在甲状腺的前方可见皮肤、皮下组织、颈前和颈侧肌即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外侧可见胸锁乳突肌。气管位于峡部后方中央,因其内部含有气体,故呈一弧形回声带的多重回声,渐次减弱成声影区。在甲状腺左后方可见食管。甲状腺后方外侧为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甲状腺的正后方和颈椎之间可见颈长肌,气管的后方则为颈椎椎体。
b.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实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时,灵敏度高的超声仪器血流信号可能显示为短棒状或条状,灵敏度低的超声仪器可能只显示稀疏的点状血流信号。甲状腺上动脉较甲状腺下动脉容易显示,位置表浅,走向较直,内部血流信号容易探及。正常参考值为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2 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 )为22~33 cm/s,平均速度为12~22 cm/s,阻力指数(RI)为0.55~0.66。
甲状腺超声TI—RADS分级
0级:影像学评价不完整,需要进一步评估。
1级:阴性。
2级:良性,建议随访。
3级:良性可能大(<2%恶性可能),建议随访。
4级:可疑恶性。
4A:低度恶性(恶性可能2%~5%),建议FNAC。
4B:中度恶性(恶性可能5%~50%),建议FNAC。
4C:高度恶性(恶性可能50%~90%),建议FNAC或手术。
5级:恶性(恶性可能>90%),建议手术。
6级:已活检,有恶性病理诊断,建议手术。
甲状腺超声检查评估要点
1.甲状腺大小、形态 测量甲状腺大小,评估增大程度。甲状腺形态主要有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种表现。对称性增大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等,非对称性增大可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2.内部回声 甲状腺实质回声强度常以颈前肌群及甲状腺包膜回声作为参考,可分为低回声、中等回声、高回声。回声减低多见于桥本甲状腺炎、甲亢等。高回声多见于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治疗后改变等。内部回声分布可分为均匀性及非均匀性,还可表现为细密、稀疏和增粗等。回声增粗可见于桥本甲状腺炎、甲亢等。
3.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实质血流强度分为正常、减少和丰富三种。血流信号丰富见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血流信号减少见于部分亚急性甲状腺炎、部分桥本甲状腺炎等。
4.结节 对病变的部位、个数、大小、形态、纵横比、边界、声晕、内部回声、钙化、后方衰减、血供程度、血管模式、弹性等都应进行观察。
5.颈部淋巴结 观察颈部淋巴结是否有异常,以及与甲状腺病变的关系。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思路拓展
甲状腺疾病种类繁多,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有时十分困难,一般按以下思路进行诊断。
首先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如有甲状腺肿大,则进一步分析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还是甲状腺结节。对于甲状腺结节,需要明确是单发还是多发,再根据结节的形态学特点,综合分析、判断结节性质,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活检。
此外,临床病史对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超声检查时必须结合临床,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甲状腺恶性疾病有家族聚集史性,应高度警惕。
(2)是否有心悸、多食、多汗、消瘦等症状?如有,应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并排除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
(3)是否有颈部、胸部放射线照射史?放射线照射史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一个诱因。
(4)颈部触诊时,如能触及甲状腺结节,观察结节的质地、大小、活动度,及边界是否清晰。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边界清,表面尚光滑。甲状腺癌多为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若侵袭周围组织,活动度差。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可有触痛症状。
(5)颈部是否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癌最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多质硬,活动度差。超声检查时,尤其对因颈部淋巴结肿大来就诊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一、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思路
甲状腺疾病有多种,它们共同的临床表现是甲状腺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甲状腺增大的程度不一,或轻或重,增大的范围不同,可双叶弥漫性增大,也可一叶增大。功能方面的改变主要有甲亢或甲减,但并非每种甲状腺疾病皆有。超声诊断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
腺癌最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多质硬,活动度差。超声检查时,尤其对因颈部淋巴结肿大来就诊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