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开始,我不推荐,不发朋友圈,不主动与人说践行,只在公众号写作中持续的说,就是因为我接受了一个现实——这个世界上能成功的人就是极少数,不是人人通过努力都能成功的。
虽然我并没有放弃持续的努力,但是,也意识到,成功确实很难。
成功虽然是里程碑,但是,我们要到达这个里程碑需要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并且在前行的路上还会看见别人的成功,进而产生心态失衡。
互联网时代,心态失衡更是被扩大了,所以,看上去变多了的成功机会,在没有能力抓住机会时,还会导致心态持续地失衡,最后自己把自己逼到绝望。
1
互联网时代,是全视角的时代,我们看上去轻松连接世界,实则对的我们危害很大,对心态失衡而言,我们自有的调节恢复能力其实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磨,不然,只是使用已有的调节能力,是远远跟不上快速变化的节奏的。
互联网让我们从有盲区的视角一下变到全视角,自然放大了人类的攀比心理,怎么会不加速失衡呢。
过去,我们获取信息,会有一定的延迟性,甚至有些信息无法知道,现在,打开手机,想看什么样的信息马上知道,马上获取到,而成功的人每天都在出现,好像随时随地都在对我们说,你是失败的,你看又有人成功了。
了解概率的人都知道,在60多亿的人类地球上,每天出现天才的概率都不小,更何况成功的人,我们本就喜欢攀比,那这些成功的人的出现,怎么保持冷静,怎么不心态失衡呢。
所以,在这个信息炸裂的时代,自我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我调节,不是自我屏蔽,而是接受现实,认清自己,不断成长。
我们要知道别人为什么成功,而不是只是看见了别人当下成功的里程碑,而忘记别人曾经的出发。
2
不管你成不成功,都需要自我调节,每个人总会遇见各种挫折,失败,你总需要去修复伤口,再次出发,除非你不再成长,也不想前进了。
现如今,我们被这个信息时代变成了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自我断绝,视而不见,一种是完全开放,毫无屏蔽。
自我断绝,视而不见的人,要吗是对新事物不屑一顾的人,要吗是自以为是,觉得世界应该是围绕着自己来转的人。封闭意味着不愿意和世界连接,外面世界再精彩,他们也只是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
这样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顽固,他们不想了解世界,只是在一旁不断埋怨这个世界。
而另外一种人,完全开放,毫无屏蔽,也会演变成新时代的牺牲品,他们要不断用新的事物填充自己,总觉得世界的变化是好的,最害怕的是世界不再变化了。
这样的人,最喜欢自我陶醉,喜欢自嗨,完全不顾及别人感受,哪怕让人觉得有点恶心。
这两种人,都是觉得世界对他们不公平。抢红包没有好运气,买彩票不能中奖,不能一夜暴富,不能一夜成名。
他们见不得别人好,他们总是满腹怨愤。
3
接受现实不是人人都有勇气的,能做到的人,真的是极少数。
人性就是这样,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弱点,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隐秘地方,所以,了解自己最难,更不要说,了解真实的自己了,难上加难。
真实的自己可能和你认为的自己差距很大,所以,能接受不完美自己的人,都是勇敢的人,都是能独立思考的人。
认真思考,就不会轻易心态失衡,自我调节也不会沦为形式。
具体怎么做呢?我认为有三点:
1、要看见信息,但同时更要有判断信息好坏的能力。
不断打磨判断能力,不断打磨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具备筛选能力的人来说,获取信息开放的态度,并不意味着精华和糟粕通盘接受,而是善于洞察更好的信息,更有帮助的信息,而不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走。
2、要反思,不要盲目比较。
要每天都想,为什么自己写的文章没有人看,是逻辑不通,还是文风不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还是自己写了太多的情绪,还是变成了记流水账。
反思更是独立思考能力里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心态失衡,主要源于比较心理,而全视角的连接互联网,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比较,而实际上,很可能比较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当我们明白了成功只是一个里程碑后,比较的过程才有意义,而又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过程只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就算比较,也有很多隐藏因素无法被发现,而很难真正的比较。
3、要见的别人的好,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变好后的激动情绪。
接受他人的好,才能看见自己的好和不好。看见自己的好,才会知道如何去发挥自己的优势,看见自己的不好,才会知道如何去避免自己的劣势,并试图改变。
发现了自己的进步,也要反思自己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做到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继续发扬。
心态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看上去很坚挺,但实则很脆弱,不小心呵护的话,很容易就处于一个不好的状态里。
锻炼自我调节的能力,不是为了更好的自欺,而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
持续践行
心态失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牛市里,谁谁谁又赚了多少,买了房,换了车,看看自己,撒也没捞着。再比如,持续写作,天天在写,有一定进步,但是谁谁谁又短时间赚了多少钱,出了书,于是开始怀疑自己。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就是这么难,绝大多数人还是看的那个结果,而不是初心。
初心是什么,写作就是整理思考的工具,量化思考的工具。至于能不能成功,需要包含的因素太多了,就像古时候人打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一个高度的概括,可能事实上,需要的因素还要更多。
不要忘记初心,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吸引,要有能力知道表象后的东西。
阅读原文:原文地址点这里
持续践行,从每天完成一件事开始。
版权声明:
本文在公众号「说言风语」首发:
本文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本文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