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幼时起就接触到的唐诗。



  时代造就了唐诗风格,性格决定了诗人的笔触,很多伟大诗人的作品如果对调,会显得那么的不协调,甚至可以说就是错误,能吟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只能是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便是杜甫的情操,而唯一冲破自我感知与社会影响力的诗人,我认为也只有李商隐,说他虚伪也好说他浮夸也罢,他没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确让我们铭记至今。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巅峰,唐代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也就得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 自信使得唐代文人拥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一批批优秀文人不断涌现。加上唐代科举中的经赋取士,进一步刺激了文人对文化的追求,从另一个方面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有唐一代,浪漫与现实并存,古体与格律同行,凡物皆可入诗,使得文人在作诗的时候有了更加广阔的挥洒空间。正由于巅峰在前,使得后人只能仰视,正所谓“唐后无诗”。初唐时期便有优秀的“初唐四杰”为诗呈现出新的面貌。于是在很短的时间,伴随着唐的全盛,唐诗也到了这个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大放异彩的时期。“盛唐之音”是谓为壮观的,多种体裁的诗不断涌现出来,很多诗都有种蓬勃向上的盛唐时代精神。李白与杜甫,都为这个时代涂上了绚丽而不退色的一笔。中唐先期,陷入了盛唐后的空寂,然而后期,许多优秀的诗作又如雨后春笋,在历史的诗篇上留下痕迹,到了晚唐,即便国家衰落,李商隐等人却为唐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让唐诗不随时代消亡。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11,700评论 4 29
  • 卷首语:从教19年,每一年的开学对于我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年我将与怎样的孩子相遇,我们将写下怎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又...
    胡喜平阅读 3,558评论 -1 0
  • 人世的风雪,不是说停就停,如同命运的选择,并非尽由人意。 ————宫无后 初接触前端,为了在手机上预览自己的页面,...
    qianfei阅读 13,666评论 2 17
  • “当我开始真心对你的时候,你却开始对我耍心眼了”。这句话应该是在一种比较“痛苦”的交往后的醒悟。还好,不算太晚。 ...
    情也阅读 10,055评论 36 80
  • 做每件事都存在冒险因素,现在大多提倡敢于冒险,勇于冒险,但其实我们应该搞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冒险而冒险,实际上是为了避...
    李阳_98d1阅读 2,0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