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开家长会,所以就不能参加院长督导的直播,今天早上起来听回放来完成作业。今天有三个学员做了分享,每个学员的分享都带给了我们的思考。
第一个学员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总是想和妈妈亲近,总是达不到心灵上的沟通,很苦恼。其实这种状况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我觉得只能说是接纳吧,然后在未来慢慢地有所改变。说到这里,其实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我的原生家庭当中我也感受到父母是很爱我们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离开家结婚生子之后,这种感觉好像慢慢地就变淡了,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也许还是我自己做的不够好。以前是父母的付出很多,可是我回馈他们的很少,我总觉得他们有不需要我的回馈,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需要我去给他们些什么,比如衣物,美食等等。而我的内心深处却还期待他们能够给我更多,我现在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已经长大,应该脱离父母对我的帮助,我应该强大不应该再要他们的帮助,儿子上大学以后,我原以为父母会用钱来奖励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没有给孩子一分钱,我心里就有点失望,但我没有说出口,弟弟的孩子上大学,父母给了1万块钱,我也给了三千块钱表示祝贺,弟弟对我的孩子没有任何表示,我心里就有点不平衡,对这件事父母没有做任何解释,我就有点难受。现在时不时想起这件事,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但我还是在安慰自己,给弟弟孩子的钱是我自愿的,他也没有义务必须给我孩子这个钱,他给不给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给不给我孩子钱也是他自己的事情,虽然他们有钱,并不因为我婆婆给孩子钱了,我父母也就必须得给孩子钱。道理虽然懂了,但是我心里好像就和我的父母有了一个结,有了距离不像原来那么亲近了。但是我还是从内心愿意和他们和解,还像原来那么的亲近,因为很多事情只有和父母和解了,其他的事情才能做好。我还要努力,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我看到我所想要看到的样子。
第二个案例,我也觉得孩子的失眠应该有孩子潜在的情绪,这件事真相是什么用催眠,做卡牌和潜意识沟通,找到原因来解决问题。
第三个案例我很理解这个妈妈,我和自己儿子的关系也和她差不多,我和她一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孩子,自己来学习的。通过事件照镜子看到自己做父母总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做了很多,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做的都是孩子不需要的,我们要学会沟通,我们想减少麻烦,可是麻烦一个也没有减少,做好孩子的沟通工作,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让他去体验,有些挫折不经历他可能还是得不到成长。我儿子今年实习,学校安排好了,憋着晚去了一个月,实习了三个月还是觉得不如意,通过迟到犯错误不在那里实习,现在是如愿了自主实习,自己得找实习单位,住宿,吃饭的事,原来实习单位有住有吃还有工资,希望在体验中他能够得到成长。自己内心有担心,但是还得相信他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