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授”与“受”都具有黏性

东晋陶侃搬砖的故事然我们印象深刻,懂得了锻炼的重要性。如果你奉劝别人一定要注意或坚持锻炼的时候,为了你的劝说具有黏性,那就搬出“陶侃”来吧。这是站在“授”者角度来说。

那么有些枯燥乏味但却重要的知识是需要我们记住并吸收,我们该怎么让他们黏在我们的脑子里呢。身为文科生对数字很不敏感,重大事件的历史时间我该如何记忆呢,打比方说“1866年,第一国际的日内为会议第一次召开"。我就把年份记忆成”一把溜溜年,(就是一把玻璃球球哈哈!)

小时候我们学习生字时,肯定有人分不清“买”和“卖”两个字,老师就让我们把“卖”字的“十”当成物品,有了物品才可以售卖,没有物品即没有“十”自然就是买了。怎么样主动去给知识增加黏性是不是更容易记住呢。

解除知识诅咒的封印

“知识诅咒”是指当一个人知道某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件事的情况。 诅咒犹如给“授”加了封印。如何解除封印呢。比方说将枯燥的或是生涩难懂的事,用大家都熟悉的参考量表达出来。

一位老中医,一直想向大家传达下蹲对人的好处“脚因为与心脏距离最远......,很容易出现末梢循环障碍,导至供血不足;一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和各种毒素可能在足部积存下来,产生某种毒素,引起关节炎和一些器官的病变......,一堆道理解释下来,能够耐着性子听他讲完的人都不多。后来他身边年轻的助手向大家用一句话表述了深蹲的好处,下蹲五分钟等于步行一小时。这样大家很快的领回会到了下蹲的好处。

创意原则

工作关系,总会参加各大赛事的开闭幕式,这也是领导们讲话的集中时段。相信我,那些讲话从来没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让我们通过例子来寻找原因吧,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发出著名呼吁“10年内要将人类送上月球,在平安接回来”寥寥数字,让美国民众们都很震撼,热血沸腾。

如果肯尼迪说“我们的目标是依靠高度团结创新机制,以及全球战略指向的航天创举,成为太空行业领导者。相信记得这话的群众寥寥无几。

其中道理就不言而喻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