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解析协议ARP和IP数据报首部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会经常遇见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已知一个机器(主机或者路由器的)IP地址,我们怎么获取相应的硬件地址?,地址解析协议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ARP协议的作用:
由上图可知:
首先ARP协议划归为网络层,但是ARP协议是为了从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因此有的书籍也会把ARP协议划分到数据链路层,这也是可以的。
ARP协议的要点
网络层使用的是IP地址,但在实际的链路层传输数据帧我们使用的是MAC地址。在一个网络上可能会有新的主机加入或者旧的主机撤去。除此之外更换网络适配器也会导致MAC地址发生变化。ARP地址解析协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主机ARP高速缓存中存放一张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而且这个表还要动态更新(添加或者删除)
每个主机都有一个ARP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着本局域网的各个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这些都是该主机目前知道的一些地址。那么主机该怎么知道这些地址呢?
ARP进程在本局域网内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ARP请求分组的主要内容是:我的IP是209.0.0.5,我的MAC地址为00-00-C0-15-AD-18,我想知道IP地址为209.0.0.6的MAC地址为多少?
在本局域网所有的主机运行的ARP进程都会收到这条此ARP请求分组。
在主机B的IP地址与ARP请求分组中要查询的IP地址一致,就收下这个ARP请求分组,并向主机主动发送一个ARP响应分组,同时在这个ARP响应分组写入自己的MAC地址。由于其他主机的IP地址和ARP请求要查询的IP地址不一样,因此都不会理会这个ARP请求分组。
注意:
ARP请求分组是广播,但是ARP响应分组单播,就从源地址发送到一个目的地址。
- 主机A收到这个ARP响应分组后,就在自己本地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同理,当主机B在接收到这个主机A发送过来的ARP请求分组时也会在主机B本地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A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可见。ARP高速缓存是非常的有用,如果不使用ARP高速缓存,那么任何一台主机只要进行一次通信,就必须要使用ARP协议广播ARP请求分组,只会导致网络上的通信量大大增加。ARP把已经得到的地址映射写入高速缓存中,这样该主机下次再和具有同样目的主机进行通信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到硬件地址。ARP对保存在缓存中的每一个地址映射项都设立了一个生存周期(TTL),凡是超过TTL项都会被从高速缓存中清除掉,,然后会重新广播获取最新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记录。
ARP协议解决的是同一个局域网内的主机或者路由器IP地址和硬件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果要找的目标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网段内,就无法解析出另一个局域网上主机的MAC地址。
ARP的四种经典情况
- 发送方是主机(H1),要把IP数据报发送到同一个网络的另一台主机(H2),这时候H1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报文找到目的主机H2的MAC地址.
- 发送主机是(H2),要把IP数据报发送到另一个网络上的主机(H3/H4),这时(H1)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在局域网1内广播,找到局域网1 的路由器R1的MAC地址,剩下的工作交给路由器R1来完成。R1要做的是3和4.
- 发送方是路由器(R1),要把数据报发送给与R1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主机(H3),这时候路由器R1会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在局域网2内广播,找到主机(H3)的MAC地址。
- 发送方是路由器R1,要把IP数据包报转发到网络3上的一台主机,如(H4),由于H4主机与R1路由器不是在同一个网段内,这时候路由器R1会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给路由器R2,剩下的步骤由路由器R2完成。
IP数据报的格式
-
IP数据报的格式
在TCP/IP的标准中,各种数据格式常常是32位(8字节),上图是完整的格式。
IP数据报是由报首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包括20个字节的固定长度和可选字段。
- 版本 占4位。指的是IP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必须要使用相同的IP协议版本。目前广泛使用的是IP协议版本是IPV4和和IPV6
- 首部长度 占用4位,可以表示最大的1111(15)
- 区分服务占用 占8位,用来获取更好的服务,这个字段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的时候才起作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该服务。
- 总长度 占用16位,指的是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总长度字段为16位,因此数据报的长度为-1=65535字节,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少遇到。在网络层下面的数据链路层,规定了一个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最大传送单元MTU,当一个IP数据报文封装成链路层的帧的时候,此数据报的长度,一定不能超过数据链路成所规定的MTU值。最常用的以太网规定其MTU最大值为1500字节。如果传输的数据报长度超过数据链路层的MTU值,就必须把过长的数据报进行分片处理。虽然使用尽可能长的IP数据报会使得传输效率更高一些(因为内一个IP数据报中首部长度占数据报总长度的比例小一些),但数据报短些也有好处。每一个IP数据报越短,路由器转发的速度越快。为此,IP协议规定,在互联网中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必须能够接受长度不能超过576字节的数据报,这是假定上层交下来的数据长度有512字节(合理的长度),加上最长部分的IP数据报首部60字节再加上4个字节的富余量,就得到了576字节。当主机需要发送576字节的数据报的时候。应当需要先询问目标主机能否接受所要发送的数据报长度,否则,就要进行分片。
- 标识占16位,IP软件在存储器中维持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1 ,但是这个并不是序号,因为IP是无连接服务,数据报不存在按序接收的问题,当数据报由于长度超过网络的MTU而必须分片的时候,这个标识的字段的值就会被复制到所有的数据报片的标识字段中,相同标识字段的值使得分片后最后能够正确的重装为原来的数据报。
- 标志(Flag) 占3位,只有两位有意义:
- 标志字段中的最低位为MF(more fragment):当MF=1时候表示后面还有分片,当MF=0表示这已经是最后一个数据报片。
- 标志字段中的中间位DF(don't fragment)意思之不能再分片,只有当DF=0才允许分片。
- 片偏移 占13位,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相对与用户数据字段的起点,该片从何时开始。片偏移以8个字节为偏移单位,也就是说:每个分片的长度一定是8字节的整数倍。
- 生存周期TTL:占8位,表明这是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在路由器中称之为跳数限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路由器之间无限转圈导致白白耗费网络资源。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就-1,当TTL=0,路由器就会丢掉这个IP数据报,一般TTL默认为16。
- 协议,占8位,协议字段指的是此数据报所携带的数据是使用的何种协议,以便于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一个协议来处理。
-
首部校验和:占16位,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包括数据本身部分,这是因为数据报每经过一次路由器,路由器都会重新计算生存周期,标志,偏移量等等,不检验数据部分可以减少路由器的工作量。除此之外,为了减少校验工作量,IP数据报的首部校验和并不会使用CRC检验码,而是采用从下面简单的校验方式:
- 在发送方,先把IP数据报首部划分为许多16位字的序列,并把检验和字段设置为0,用反码算数运算把所有16位字相加后,将得到的和的反码写入检验校验和中,接收方收到数据报之后,把首部的所有16位字在使用反码算相加一次,将得到的和取反码,即得到接收端检验和的计算结果。若首部未发生变化,则检验和必然为0,于是就保留这个数据报,否则认为出错,就直接丢弃。
- 源地址 占32位。
- 目的地址 占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