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街倚靠长河,是福,也是祸。
长河是仓街人的母亲河,各家的吃水、用水、洗衣服、种菜地,差不多要用的水,都靠长河供给。长河还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每到夏天,一个个小脑袋在河里扑腾,戏水声老远可闻。
长河的源头是花凉亭水库,每年到了雨季,水库积满了水,水坝不堪压力时,便开始泄洪,滚滚的洪水奔腾而下,激起千层浪花,甚是壮观!
仓街依河而建,每天水库泄洪期,长河的水位暴涨,最高的时候可涨到沿河人家的门口。
那年夏天,雨足足下了半个多月,仍还没有停歇的迹象,长河的水位也是不断上涨,有的人家已经开始进水了,坐在家门口都能抓到鱼。
街头的吴大爷说:“我在仓街住了一辈子,也没见这么大的水!”
“今年老天爷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雨下了就是不停。”吴大爷儿子也在一旁报怨。
又过了几天,雨还在下。
”各家各户听着,河水还要涨,要命的,赶快逃水荒去,不走的,概不负责;各家各户听着......”
村委会有人开始敲锣,声音传遍整个街道。
八十年代初,村里的大喇叭已经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铜锣,锣声听起来比大喇叭还刺耳钻心,胆小的人乍听一声都有点毛骨悚然。
于是挨家挨户都动了起来,街口的小路也挤满了搬家的人,推车的、挑担的、牵牛的、赶猪的、抱娃的......
大人的喊声、孩子哭声、牲口的叫声,还有撞在一起的争吵声,旁边的劝和声,一浪高过一浪,甚是闹热。
明成一家也动了起来,装箱的装箱,打包的打包,明成父亲到后院把牛牵了出来,把牛绳交到明成手里,奶奶都快九十岁了,也从床上起来了,掂着小脚准备出门。
大哥现成抱着一个轮胎,跟父亲说:“我不走了,有些东西不好搬,要是被水冲走了或被人拿走了,怪可惜的,我就在家里看着,万一水大了,我就抱着轮胎趴在墙上!”
现成水性好,父亲看了他一眼,说道:“随你,要是水大了,就爬到屋顶上!”
几天后,水退了,逃水荒的人们也回来了,仓街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