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怎么总是把这些事情交给我,又不只是有我一个人。”
“怎么这么点事都做不好,还要让我来重新做。”
“家里的事情本来就很多了,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添乱了?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做,要你们做什么?”
……
是不是耳边经常会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有时候自己也会嘀咕几句
“怎么又是我?”
“干嘛什么事都找我?”
“又不只是我这么做?”
说的时候不觉得,也许就是顺嘴嘀咕几句。但是抱怨了以后心情会变好吗?不见得吧,也许越说戾气越重,心中的怨念也会越深。
对于我们而言,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承担起选择态度的责任。
生活怎么过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也许你会说:不是啊,很多时候我也是无奈啊。生活需要我们妥协的太多了。父母、婚姻、子女、工作等等,我们没有太多选择。
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连态度我们都不能自己选择?
并不是这样,与其说是不能够选择,不如说是我们习惯了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有些东西是我们本身下意识的就做了决定。不管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所以并不是我们不能选择,而是你下意识的已经做出了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称心,但是我们真真正正的去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了吗?
众所周知,我们经常习惯性的用消极心态来看待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一旦这种心理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会认为工作没有意义,一直怨天尤人,这样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机会。
亚历克斯•佩塔克斯在《思维的囚徒,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里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里提到“十大积极结果练习”是我们强化和应用“行使自由选择权力”原则最简单但却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十大积极结果练习:
你可以假想一种压力很大、情绪很消极、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生活或工作状态。写下这种状态可能会为你带来或已经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把你想到的东西都写下来,不用考虑现实或它是否能被社会接受。
写完了积极结果清单之后,认真地看一下,思考如何让这些结果变成现实。
这需要你放弃原有的、闭塞的思维方式,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
不管你的境况多么艰难,这个练习都能帮你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这并不是啊Q式的自我安慰,而是找到事情的另外一面,去让它变成事实。而不是只是自我安慰。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