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仪式

关中地区的“婚丧嫁娶”,作为“周礼”发源地,有着严格礼仪制度,在清末以前,一直保持和坚守着,直到解放后,“破四旧,立四新”,礼仪制度后才逐渐被打破。

虽然旧时的“婚丧嫁娶”礼仪制度,其中一部分有其封建迷信的一面,但作为延续几千年的礼仪习俗,其中优秀礼仪和教化习俗在当今社会具有现实意义,一旦被挑战,存废与坚守的命题拷问当下,迷茫中前行,

从农耕文明慢节奏到今天新工业化快节奏浪潮冲击下,城市“婚丧嫁娶”在移风易俗倡导下,越来越简化,越来越西方化,而农村大量青年外出打工或者就业,农村愈来愈空心化,农村“婚丧嫁娶”旧的习俗传承中脱节,新的习俗冲击下,变得光怪陆离,一场严肃丧葬仪式,搞得不伦不类,比如:跳艳舞,唱流行歌,耍怪…….等,变成取悦乡亲娱乐活动,失去了原本过‘白事’基本意义。

记得年少时,村里过“白事”&,村里执事帮忙的忙里忙外,主家也会请来方圆有名喝力生(喝力生常年主持白事,积累了各家各户各族详细的过往和底细,运用生动朴实辞藻,合辙押韵总结出主家的老人生平,娘舅,姨姑表等家的孝行做为,听乡亲湿了眼眶,教化了相邻和族人),孝子贤孙排班就位,恭敬迎来送往,案头摆置着妇人拿出看家本事蒸制各式花馍(体现这家媳妇贤惠能干),教化“24孝图”,唱秦腔大戏“周仁回府,铡美案,放饭”,凡事种种无不深深影响这我,让我受用。

而现在村里过‘白事’,甚至就连磕头、烧香……等基本的礼节做的五花八门,参加活动的基本变成大人事情,小孩子由于学业和工作缘故,参与性更加稀少,礼节变得越来越简化,

年轻人更加无法掌握具体礼节仪式步骤和过程,庄严仪式感变成了一场吃喝活动。

6070年代文化运动,破坏得不只是物质的,更加悲哀的事精神传承崩塌和陷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把这句话写在纸上,你说这样的仪式感会觉得爱自己更多一点。 ——我胡诌的 仪式感这个词最近总被提起。舍友说现在听到这...
    转到哪儿阅读 667评论 0 1
  • 高 平 【摘 要】仪式具有特殊的社会心理功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仪式之于人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基于仪式所产生的仪式...
    子非鱼lily阅读 13,262评论 0 13
  • 今天做了一天的饭饭,虽然很累,但成就感满满呢~给瑞秋送去了饺子,还让Ethan、Carlos吃到了,嘿嘿嘿~好开心...
    Laura何林燕阅读 260评论 0 0
  • 上个月的最后一天,我办理了所有的离职手续,从一家国企单位裸辞了。为什么辞职?是因为工作太辛苦吗?不,上班早九晚五...
    花爱美丽阅读 345评论 0 1
  • 异类不可怕,如果自己是一个很强的人,那么“异类”就变成了“卓然不群”,人们才能认识到你的价值。其实,真正对自己的路...
    NicoleQIu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