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母在,不远游,那是在古代,现代的通讯发达,交通便利,好像再远的游,也不过是飞机的起飞与落地,转瞬之间而已,但是远嫁就要慎重考虑一下啦!
记得看过一篇很火的网文,是说远嫁的女儿,就注定了一辈子都亏欠父母的,看的是涕泪横流。
做为远嫁的女儿中的一员,我心中常升起思乡的结,时常感到孤独,每当游走在熙攘的人流中,或者淹没在昏黄的灯影里,还是路过陌生的路口,都觉得像是灵魂在飘荡,心却无处安放。
这种感觉越到年节,越浓烈,尤其是各种地域风俗差距明显的地方,就越感到落寞,看着热闹的人群,五彩的光影,仿佛都与我无关,思念就如潮水般把我淹没。
记得当时结婚前带男友回家,征询爸妈的意见,老妈只问了一句:“你不觉得离家太远吗?”那时年纪小根本理解不了妈妈的忧虑,还嬉笑的反问:“你觉得远吗?你要觉得远,那我就不嫁了!”妈妈只是无奈的笑:“你要是觉得好,我们怎么会有意见,你将来过得幸福就好。”
后来真的嫁了,才明白哪有想的那么简单,原计划的年年回去探望,结果因为有了宝宝,孩子太小舟车劳顿不方便,回娘家的愿望一拖再拖,等孩子大了,上学了,不敢耽误孩子的课程,还是不能如愿,期间只能折腾父母一趟一趟的往返于两地之间。
但是他们因为语言不通,餐食的做法都不习惯,往往也待不惯,匆匆来去,颇多无奈。
所以一直都很困惑,直到前段时间看到网文中papi酱的出现,似乎才突然惊醒,原来还有一种婚姻模式可以是这样的:到年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也不失为一个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