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做自媒体能否一夜成名

那颗投身自媒体的种子,其实早已在我心中悄然萌芽。作为一个天性爱幻想、渴望创造、表达欲旺盛,并希冀被世界看见与认可的女孩,这念头并非心血来潮。然而,它长久地被“畏难”的土壤所覆盖——我憧憬的画面需足够精美,内容需足够丰盈。这似乎意味着摄影、剪辑、学识储备,甚至对容貌的苛求……我不愿为博眼球而哗众取宠,于是总觉“时机未到”。

一次偶然的契机,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高考结束后,一封写给渐行渐远的弟弟的信,因直接传递略显突兀,便借由AI视频生成工具,化作影像上传网络。虽未激起波澜(标题的平淡我亦有自知),但这次尝试本身,却如一道微光,照亮了前路:原来表达的门槛,并非想象中那般高不可攀。既然内心本就涌动着输出的渴望,或许,是时候开启那尘封的梦想了?

兴奋之余,现实的考量接踵而至。我热切地构想:什么样的内容能一鸣惊人?如何快速变现,满足表达与审美的双重欲求,又能契合大众口味?带着这份“功利”的蓝图,我重新审视那些曾消磨我无数时光的平台——小红书、抖音、B站。

目光首先投向小红书的“赛道”推荐:母婴?我尚未为人母;Vlog?观众似乎只追逐浮华光影;养生减肥?惰性是我的顽敌;美妆手工?手残是天赋的短板;旅行?疲惫感令人却步……兜兜转转,竟发现自己如此“普通”,缺乏足以立足的硬核技能。于是,我将视角转向那些曾吸引我的博主们(尤其在小红书上,关注的焦点多为展示精致生活、安利好物的女性博主)。这次,我戴上了“创作者”的眼镜,那些曾让我怦然心动的标题与内容,忽然显露出另一幅面孔——消费主义的精巧诱饵。我并非不知其存在,但此刻,以一个“卖家”的立场回望,才惊觉自己曾多少次深陷其中。更令我愕然的是,许多昔日的“心头好”,或已沉寂无声,或被我遗忘当初为何驻足。结论清晰而冰冷:赛道拥挤,观众挑剔,内容迭代如逆水行舟。博主们如同被审视的商品,需兼具“好看”与“好用”;又似孩童手中的玩具,必须持续提供新鲜的情绪价值与审美愉悦。我扪心自问:我能在这场永无止境的期待与好奇的博弈中,持续奉上高质量的作品吗?而博弈的终点,似乎总指向“售卖”——无论是商品还是人设。

抖音的景象则更显“江湖”本色:生活日常的原始切片、大学生的搞怪狂欢、剑拔弩张的互怼表演……众生百态,皆为博人一笑或一怒。情绪的煽动是其核心密码。这个喧嚣的舞台,与内向的我格格不入。更令人深思的是,那些倏忽而逝的“爆红”,如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为“火”而生的眼球争夺,其生命力究竟几何?

一种直觉悄然升起:人们对于这场自媒体游戏,似乎已初露疲态。信息洪流中充斥着同质化的循环——相似的新闻解读、雷同的剧情解析、套路化的小剧场、风格妆容如出一辙的舞者、反复翻炒的性别对立话题、千篇一律的奢华生活展示……一瞬间,巨大的空洞感席卷而来。那些曾被精心设计的“爆点”,此刻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也正是在清理“僵尸”关注时,我窥见了另一类“常青树”博主。他们的特质鲜明:或借力早期的精准营销与话题运作奠定声名;或凭借真诚温暖的性格提供稳定的情绪港湾;而最核心的,是拥有难以复制的“真本事”——或是深厚的学识底蕴、独到的审美眼光(即使是极致的美貌本身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或是深谙人心、精准调动大众情绪(无论艳羡、同情,抑或焦虑、愤慨)的洞察力。

B站,这个曾被我视为“知识绿洲”的长视频平台,此刻也呈现出不同面貌。曾几何时,在毕业迷茫的焦虑中,那些讲解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视频,是我寻求慰藉的灯塔。如今,带着“创作者”的显微镜审视,那些曾让我深信能增长见识的标题——“为什么?”、“怎么办?”、“改变人生的关键”、“XX国最经典之作”——其底层逻辑,不过是精准狙击人类的好奇心与知识焦虑。UP主们搬出各界名流(乔布斯、巴菲特、孔孟老庄、叔本华、哥白尼……),利用我们对抗无知与空虚的本能渴望,将书籍报刊中的碎片信息重新堆砌。我豁然惊醒:长久以来,我竟甘愿蜷缩于这方寸屏幕构筑的“井底”,满足于咀嚼他人思想的残羹冷炙?这些看似“高质量”的投喂,究竟赋予了我什么?

至此,那颗追逐“爆火”的焦灼之心,竟奇异地平复了。表达的欲望依然在胸腔鼓动,但我不再急于被万众瞩目。因为我洞悉了一个朴素的真相:万千博主中,固然不乏披着粗糙虚假外衣、戴着商人面具的投机者;但那些真正闪耀并持久发光的灵魂,其光芒绝非偶然,亦非刻意强求。他们或是小红书里自然流淌着生活热爱与积极能量的分享者;或是抖音直播中腹有诗书、真诚助人的解惑者;或是B站上凭借深厚积淀侃侃而谈的分析者。支撑他们的,是镜头之外日复一日的深耕——认真生活,坚持阅读,规律运动,抑或在各自的领域早已实现了价值的沉淀。

原来,渴望成名、寻觅捷径,不过是一场集体的迷梦。人生的丰碑,岂能筑于流沙之上?与其耗尽心力在喧嚣中博取转瞬即逝的认可,不如沉潜下来,好好耕耘自己这片生命的园地。当你真正绽放成一株独特的、丰盈的、有深度的植株时,清风自会携着欣赏的目光而来。真正的认可,始于成为那个值得被认可的、优秀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