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
《幸福的婚姻》
你真是笨到家,我真是无语,你不是学数学的料。
让孩子绝望,放弃学数学。一次考不好会影响他后面所有的考试全盘进行全盘否认,其实有的孩子他看到自己的父母很成功,她自己潜移默化的也会渴望像父母一样做出一定的成就,但往往能力又不够,内心其实是非常自卑的,被父母老师,身心饱受折磨。而大人不去帮助他,而是去威胁恐吓预言孩子不会成功就是笨孩子,给孩子带来习得性无助。
那正确的方式就是让孩子知道一次成绩不能代表永远糟糕,如:你以前数学不是挺好的吗?只是偶然这几次没有考好,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你考前没有做好准备但是并不等于你是最笨的,让孩子放松心态,知道打好基础是一方面,运气也很重要,那么题目普遍是不是都很难,还有可能是,最近身体不适,我们相信你只要努力复习,一定能够考好。
你是想要在焦急心态中面对孩子的失败,还是在积极心态中迎接孩子的成功?
意义换框法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本身就有意义,是你赋予的
负面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主动寻求发现方法。走出固定的思维,打破框架。
步骤
事件☞因果模式☞意义换框☞舒缓情绪
如:A所以B,因为。。。
孩子玩手机入迷,作业拖拉,所以我要改变心态,
因为他知道作业要写。
我比孩子幸运,我没有作业。
他还在写,或许需要我的帮助
写作业时间越长,玩手机时间越短,
至少他还知道写,
情绪不好引起我的注意。
二胎
设置情境反射到家长本身
老公表妹来你家做客,老公带表妹去逛街,本来是要和你去约会的,你是什么感受?
提问:
二胎前是如何与孩子相处?
父母的爱就是大宝与二宝之间的天平。孩子相处和谐,保持平衡的秘诀就是适当的偏心大宝。缓解大宝心里不平衡,大宝教的好,二宝不用愁。
话题:二胎出生后
注意:二胎出生后千万不要把孩子分开带。
1岁前: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
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并且给大宝准备一份礼物以二宝的名义送给大宝。恭喜大宝当了哥哥和姐姐,感觉二宝到来的喜悦。等二宝稍微大一点的时候,让大宝一起照顾二宝,例如拿尿片啊,人要片啊,冲奶粉,把奶粉放在奶瓶给二宝喂奶。彼此增加感情
1-3岁:轮流谦让,适时奖励,引导分享。
一到三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如果大宝一直迁就二宝,会引发大宝的不满,甚至对二宝动手。若一直让二宝迁就,只会让大宝养成蛮横不讲理的性格,解决纷争最好的办法就是
轮流谦让,玩玩具的时间
适时奖励,谁愿意谦让,谁就可以得到妈妈的吻,或者说得到其他的奖励。谁愿意承认错误,并且道歉,谁就可以拿到奖励。
引导分享:分享从妈妈开始
如:
水果真好吃,可以给妈妈吃一点嘛
绘本真好看,可以和妈妈一起看嘛,
然后再慢慢的过渡到姐姐弟弟妹妹。
三到六岁:帮理不帮亲,对事不对人。
三到六岁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是非观的敏感期。不要说你在不乖,你再这么调皮,我就不要你了。
你看姐姐就比你懂事,你不乖,还是弟弟听话,不要拿孩子做比较。
6岁以后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解决。
话题:二胎出生前
恰当的时候告诉她,家里要添新成员,妈妈拿出蓝色长蜡烛说这个是我点燃了我苗代表我的爱。随后拿出绿色的长发主这根是爸爸用蓝色的蜡烛变蓝绿色的蜡烛,当我嫁给他,我会把。我全部的爱给她,但是我的爱一点没有少,后来,我得到以消息就是你要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啦,于是就用蓝色蜡烛点燃了这根红色的小蜡烛。当你出生时,我把全部的爱给了你,但你的爸爸人呢?有我全部的爱,而且我的爱一点没有少。之后妈妈从口袋掏出一根很小的蜡烛。这个猜猜这个蜡烛是什么?对,就是宝宝,当宝宝出生时,我会给她所有的爱你和爸爸会拥有我全部的爱,而且我的爱一点没有少。这就是爱,我们分享的越多,我们拥有的就越多看看我们这个家里有多少明亮的爱
你的爸爸和我将需要你们来帮助我照料他,你们愿意帮助我们吗?
探讨要准备给二宝的东西,一起买婴儿用品,收拾婴儿房,给宝宝取名字,产检听婴儿的心跳讲生命起源进行生命教育。多像大宝灌输二宝很爱他并期待与他见面
孩子不和:介入技巧
把握介入的时机
法官式介入
俩孩子在争抢糖,然后呢老师来了。说这包糖先由老师来保管,请孩先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询问谁先说,并问对方是否你同意他先说吗,对。原来是孩子认为他妈妈也给他买过,所以他看到这包糖就认为是自己的,于是老师就把这个事实陈述出来告诉抢糖的男孩:直接抢别人说的东西是不对的,并请他道歉。老师对另外一孩子说不用担心糖是属于你的,刚刚是一场误会。
转移注意力
同时布置任务:如果爸爸需要你们俩现在去帮他搬东西
或者说你俩过来帮我把剩下的饺子包完,哥哥和面吧,妹妹剁馅。
和善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