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教你快速搞定47本书的主题阅读

昨晚,文刀老湿在小灶群分享了《升级你的学习力》,复盘一下。

1、慢速+快速输入相结合

这两天起意做一项主题阅读,目标书单47本。

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6本的阅读量,其中2本精读加输出笔记,另外4本根据阅读的目的快速翻过,只挑选感兴趣的部分来读。

体会最大的在于,先列一个该主题对应的框架 & 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然后,再到不同的书里去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以前看书特别喜欢从头看到尾,而且“万书丛中过,半点不留痕”,很喜欢读过后还是干干净净的感觉。

现在虽然不能做到像李倩老师那样撕书,至少已经能够开始在书中随手写下点儿东西,而不再自欺欺人地说“看过的书都融在了骨肉里”。

总结一下我对于主题阅读的一些收获:

001 选择主题

主题选择一定要是自己感兴趣、马上能用的。如果前面两点都不满足,还是let it go,放过彼此吧。

根据主题理一个框架,看看自己对于该主题已有的了解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把它们列出来。

002 确定书单

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后,再去找列书单。

书单可以到豆瓣、平时关注的书评类公众号等等上去查找。

最好是先找出来一本经典的,以此为发散,扩展书单。办法很多,比如用感兴趣的主题+经典书单来找,也可以根据书籍后面的参考书来扩散。

因为我家里本身有1000多本纸质书,所以并没有专门去额外购买。

003 确定哪一些书籍精读,哪些可以泛泛略过

一个主题下的书籍,一定是有经典或者框架、结构、内容你特别认可的,通过检视阅读结合网络查询,把它先挑出来。

先精读经典书籍,再去其他的书籍里面寻找第一步中提到,但是没有找到答案的部分:填补空白。

把问题和答案整理到文档中,作为本次主题阅读的输出环节。

004 推荐书籍

关于主题阅读强烈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

2、功利读书

分享中,文刀老师说的3个问题:

1)哪些特别值得记的?

2)跟我有什么关系?

3)下一步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上?

感触很深。

这两天的阅读,就是确定主题后的实操、检验、复盘的过程。

之前并没有这么多的觉察,但是,读书功利一点儿,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满满的成就感——因为,有疗效。

3、个人品牌

除了上面两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个人品牌的规划。也就是,自己擅长什么,要往什么方向发展?

目标可以小,甚至分散,但所有的目标要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

以前总是觉得离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还早着呢,所以内容输出很随意随性,没有规划也不成系统。

结合这两天看的书中所说的“职业规划”扩展一下: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作品牌来经营,你的每一次亮相、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上面都标志着你自己的logo。

十年之后,你究竟是香奈儿还是路边摊,都是自己造就的。”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要好好地去想一想两天后在头马微软俱乐部的自我介绍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难度指数: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卡片作者]刘克亮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
    Jean_zz阅读 3,637评论 1 64
  • 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我们称之为层次,而不称为种类的原因是,严格来...
    朱进伟西农阅读 21,433评论 17 131
  •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教会你如何通过书与智者交谈。 №1 本书导语:阅读...
    夜阑明月阅读 1,650评论 1 10
  • 上学那会儿,老师跟我们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想这大概是老师想让我们多记笔记吧!我并没有多深刻的体会,只是老师这么...
    阳菌阅读 773评论 2 0
  • 过去的再好那也仅是过去 明知道是徒劳无功 却还是一次次的陷入又后悔 警告自己下次别再犯傻 过去的再熟那也仅是过去 ...
    糃糃阅读 2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