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关停
9月14日,有消息指出,监管已对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下定论:“全部关停,并于近期退出市场。”这并非空穴来风。各地监管部门都存在类似动作,北京市金融工作局9月上旬召开会议时就要求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平台以及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必须做出全面清理整顿工作。
实际上,早在17年年初监管部门就盯上了比特币平台。1月6日,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央行上海总部先后约谈国内主要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负责人。随后,又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现场调查。
比特币的交易活动主要在中国,今年年初,国内三家最大的比特币平台交易量占据全球总量的98%。监管介入后,境内的交易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目前,国内三大平台表示并未接到相关通知。
价值几何
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逐步开放拥抱比特币的时候,国内监管机构全面从严监管会对虚拟货币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呢?
根本而言,虚拟货币的存废问题实质上是虚拟货币的价值之争。如果比特币没有什么价值,那么长期以来比特币的存废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比特币支持者眼中的两个价值属性
在比特币支持者眼中,比特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投资资产,二是支付工具。
可投资资产
2008年,中本聪发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比特币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即不需要依靠中心机构的信用来维持运行,以比特币区块链本身的正常运行作为比特币信用的来源。
同时,比特币通过固定的“开采”总量来确保价值的稳定,基于底层协议的限制,比特币可发行总量为2100万个,预计2140年全部发行完毕(截止目前已经发行1654万个)。
2008年后,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得人们对各国金融机构的糟糕表现失望透顶。以美元信用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备受质疑,比特币这种不依靠特定机构和组织的电子货币形式因此应运而生。
人们愿意去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即相信这种基于数学和技术、且发行总量固定发行速度递减的虚拟资产具有资产保值升值的空间,比特币也逐步走出了小圈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价值也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从2010年5月比特币披萨日确定的1比特币价值约为0.003美分为起点,截止目前,1枚比特币已经价值4200美元,涨幅高达140万倍。
从投资资产属性的角度来说,比特币价值来源于:
人们的共识。越多的人认定它的价值,它的价值也就越高。
比特币区块链的发展。区块链2014年前后被主流机构和国家发掘并重视,比特币区块链作为全球最大的公有链也为比特币提供了价值支撑。
一种支付工具
比特币系统基于P2P通讯网络、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库以及以巨大算力作为运转成本的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安全可靠的、点对点的、极低成本的即时传输,使其具备了支付工具属性。
尽管在国内现有监管框架下很难实现,但在国际范围内看,可跨境支付的特质的确使得比特币具备了支付工具属性,微软等企业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接受比特币支付。
潜在的问题与风险
比特币的可投资资产属性存在市场操纵、价格泡沫等问题,而匿名的支付工具属性则带来了洗钱、犯罪融资等问题。目前,很多暗网交易网络都选择以比特币、达世币、门罗币等虚拟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行非法交易行为。
各方态度
监管政策的出台让比特币的中国玩家们都做了场黄梁梦。监管当局准备关闭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消息引发比特币大跌5个点,“比特币中国”等这些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即将面临整顿。这是比特币所面临的又一次打击。
目前,中国有60多家比特币交易所,而全球有上千家。比特币天然的国际化特征使得各国都在商议比特币及其衍生产业链的监管政策。无论是政策友好与否,共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推进比特币的实名制,以防止使用比特币洗钱、贩毒、恐怖犯罪,国内交易所在整顿以前的实名制推行进展缓慢。
监管鼓励与禁止的方向
在正式介绍各国的法律政策之前,先区分几个概念:比特币、比特币交易平台、区块链。目前还没有国家明确禁止比特币,而各国对区块链技术表现出积极态度,但对交易所和ICO则态度不一。
比特币的获取有两种方法,一个是通过「挖矿」获得,另一种方法是在比特币交易平台买入。
比特币的支撑技术是加密分布式账本系统,又称「区块链技术」。想摸清政策导向,核心在于正确理解「区块链」的概念。它到底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平台还是代币?通常代币都伴随区块链项目产生,它是一种防止垃圾请求与建立维护去中心化系统的奖励机制,但最终市场的逐利性开始让很多人只关注虚拟货币的涨跌。
比特币产业链的全球监管图谱
中国市场疯狂生长的同时,ICO最火热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和以色列,其次是德国、荷兰、印度。
在世界各国的监管措施中,以日本、瑞士、新加坡的国家对比特币产业链表示支持态度,而中国、俄罗斯则出台一些严管措施。一些传统的金融大国如英国、美国则态度模糊。
支持国家
日本
日本ICO的主要监管机构是日本中央银行和金融厅。作为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发源国,日本政府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发展非常重视,去年11月,日本交易所集团牵头成立区块链联盟,日本央行、金融厅、美林证券等均为该联盟成员。
瑞士
加密货币在瑞士的监管机构为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它认为加密货币是资产而非证券。瑞士被认为是比特币友好型国家,在当地成立了一个政府支持的独立协会“加密谷”,希望构建世界领先的区块链和密码生态系统。
新加坡
数字货币在新加坡的主要监管机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认为加密货币是资产而非证券。它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中澄清,不会监管虚拟货币中介安全性和交易的正常运作,并且会进行用户身份识别,以防止洗钱和资助恐怖分子。
反对国家
俄罗斯
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以来对于加密货币持反对态度,认为加密货币是金融工具,不是货币,主要监管机构是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目前正致力于构建一个ICO的监管框架。
中国
认为比特币是一种虚拟商品,不是数字资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一直面临着高度监管审查,直到昨天监管部门决定关闭中国境内虚拟货币交易所。
态度不明
美国
美国拥有各种不同的监管机构,代币发行极为复杂。比如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数字货币并未定义为证券,拒绝上线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申请。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曾将数字货币纳入大宗商品范畴,并主动监管。美国国家税务局侧重加密货币的资本收益。除了监管部门不同,美国50个联邦州都可以执行各自的规则。
英国
英国加密货币由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监管,目前监管不明,预计近期有相关法规出台。
比特币的未来何去何从
近日,监管对虚拟货币领域先后出手,继泡沫式发展的ICO迎来监管大手,退市、退币、一切归零后,以比特币、以太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市场,短暂企稳之后,也传来监管的消息。
如何规范比特币交易
技术本身无罪,但比特币衍生出来一系列特性的确给现实世界带来困扰。交易环节的监管,规范场内交易所交易显然是最好的抓手,只有当监管机构可以真正很好地掌控虚拟货币流向,虚拟货币才有可能走入普罗大众,变成常规的投资品。
比特币的未来发展还有太多不确定性,离比特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完善的监管法规出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短期内虚拟货币的投资者更多需要考虑的还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极大风险。
比特币的未来发展还有太多不确定性,离比特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完善的监管法规出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短期内虚拟货币的投资者更多需要考虑的还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极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