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抱怨学校的水难喝,总是有一股氯气的味道。于是我每天早上都给她的保温杯里装好水,里面有时候放一袋玄米茶,有时候放两片柠檬……
今天早上女儿要出门了,她去拿桌上的保温杯时,我才想起来忘了给她带水了。我忙和女儿说:“哎呀,忘了给你带水了,你着急吗?我一分钟就能弄好。”
女儿顿了一秒钟说:“随便,你想弄就弄吧。”
我奇怪道:“怎么是‘我’想弄就弄呢,是你要喝水呀,我其实才是随便呢。”
女儿说:“我是真的无所谓,不带水我还觉得书包能轻一些呢。”
我有点意外:“这样啊,我还以为你愿意带水呢,那你以前怎么没和我说过呢?”
女儿说:“因为我觉得,你帮我带水,似乎比我自己还高兴。”
“似乎比我自己还高兴”……这句话,之前我已经听到过一回。是在春节前吧,我兴致勃勃地带女儿去商场买衣服,出门前女儿就是这么说我的。
确实是这样,每次能有机会为女儿做点什么事,想到能给她帮上忙、或是能让她高兴,我会觉得更高兴。
这不是什么“讨好型人格”,而更像是我在女儿身上弥补我成长过程中曾经缺失的那些东西——关注、支持、无条件的爱。
很多人夸奖过我独立生活能力强,考虑事情周到,但其实这些“优点”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从小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很多事情就不得不自己去做,自己去考虑。
上学时,我自己缝衣服、修书包、修拉链是常事,以至于上了大学后,室友看到我的针线手艺都惊叹,以至于后来我爸爸的衣服拉链坏了都拿来让我帮忙修……十八岁,第一次出远门去外地上大学,我自己收拾行李,父母一眼都没看过,所有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包括简单的常用药品,我都要自己考虑到。
这一切,不是说我有多能干——我有多能干,我心里那种“被照顾”的渴望就有多强烈。
等到我自己有了女儿,我就总是忍不住想多照顾她一些,多给她一些。虽然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过犹不及,对女儿管的太多反而会影响她的独立能力与自信心。但是我知道,我做的还是有点多了。
做一个理智的妈妈,不容易啊。理论学了很多,道理也懂得很多,但在生活中,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情所影响。
今天,我再一次提醒自己,要懂得放手。很多事要孩子自己去尝试去处理去经历。我要做的仅仅是在她需要支持的时候帮她一把,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永远领着她走。
我自己心中的小女孩,我要自己负责让她长大。女儿,有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