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年又一年,这是比较特别的和昨天说“再见”又勇敢朝明天说“你好”的一个人生转折点,走向未来,那些大一新生的开学季里,总有很多的故事,格外令人难忘。
我在南方一个小城市南宁出生和长大,地如其名宁静祥和,生活节奏缓慢,长寿之乡就在南宁的一个小县城里面。
2011年8月份我背着一个双肩包,手拎不大的蓝色Adidas的包,独自去往那个北方的大学。我的学校开学早,同学们听到我的报道时间一致大呼:“好早!”可是我却迫不及待,欣然前往,甚至卸去了独行远方的恐惧。
我买的火车票是在北京转车,在北京下车后,我就傻眼了。当我知道北京南才有到天津的高铁,我需要再转一次车时,眼泪一下子就在眼里打转,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我,要如何从北京西去到北京南,当时是被方向词“西”和“南”给吓到了,相反的两个词,莫名觉得好远。以前没有离开过南宁,我这是第一次出远门,脑海里浮现出了以前初中时同学间开玩笑,提到一个搞笑的报道:有一个村里头姑娘,第一次来大城市,没有做过出租车,结果上车时,用力过猛,把人家车门扯掉了。她们当时还打趣我,我有这种潜力。在想办法去天津的某个瞬间,我真的是这么自嘲了自己一把。
缓了一下,把眼泪逼回去,和家里报了声平安,拿起手机和高中好朋友联系,她听完我前后的解释,安慰了几句,不久就把路线给我发了过来。一番折腾,情绪过了,问着路,最后如期坐上了去北京南的公交车。两层的公交车,兴致不错地就往二层坐,然而,一路上都不舒服,寻思着以前都不晕车,难道是坐在第二层的缘故?到了目的地,有气无力地拎着包就往车站走,和我同车的一个大哥,主动向我提供帮助,一把拿过我手里的包,一股暖流顿时在全身蔓延开来。
到了天津,已经过了校车接送的时间,当机立断,打了车去学校。这一路又是一个多小时,开始我还主动和师傅说话,只是天色渐渐黑下来,望着窗外景物变了又变,紧握的手,不知何时出了一层薄汗,心想:这怎么是荒郊野岭的节奏。司机师傅瞅了瞅我说:“你是不是害怕了呀,这个校区是比较偏,我们这就到了。”“不怕!”我死鸭子嘴硬,回了一句。师傅没有多说什么,又和我搭了几句话,不一会,真的到了。
我和师傅道了谢,就直奔学校去了。校园里很安静,一路上,人不多,隐约有几座高楼。我问了一个姐姐新生报道处,就继续往里面走,走了一段,心里没底,又继续找了个人来问,刚好问对人了,她就是接待新生的辅导员。填完表,她就把她的橙子和牛奶都给了我,我就是她今天接待最后一个学生了。辅导员问我:“你觉得学校怎么样呀?”“空气不错,还有几栋高楼,还不错呀。”我自然地回道。晚上九点左右到了宿舍,热情和我的舍友打招呼,我惊喜发现床铺居然铺好了,可以倒床就睡,实在太好了。很久以后,当我再感叹这件事情,才知道原来是下铺的姐姐铺的床,下铺自己最后换了注意,选了下铺。
第二天,辅导员给我们开班会,讲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提到了我。辅导员说:“昨天有一对母子抱头痛哭,儿子说'我那么努力学习,结果从一个村考到了另一个村’。最后,他们决定回去复读了。”而我就是那个正面的例子,在下面的我,默默笑了笑。大白天我看到学校的全貌,估计不会说昨晚那番话。
不过,我是不会回去复读了,这是来之前就和爸爸认真讨论过,如辅导员所说:“既来之,则安之。”我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需要些时间,调整好心态,我会认真把握大学四年的时间,画好人生画卷中,这举足轻重的一笔。
开学第一周,我就办好了天津图书馆的借书卡。在老师的建议下,阅读涉猎广泛。
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萨提亚女士写过的一首诗《爱自己》:
请你爱我之前先爱自己,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你不能给出你没有的东西,你的爱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如果你是干枯的,我便不能被滋养,如因滋养我而干枯你,本质上是无法成立的。
我愿你像阳光,我感受到温暖,自在,平等,喜悦,我在你的爱里滋养和成长,我从你那里学会无条件的给予,因为你让我知晓我的富足,让我与那爱的源头连接永不枯竭,永远照耀。
近来,疫情蔓延,国际形势动荡。此刻,我会十分感恩生活在中国这片大地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过风靡一时的以“传递爱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one day》。
这部公益广告是由美国纽约的非营利性组织Life Vest Inside利用一镜到底的手法拍摄的一则广告,讲述了一个传递爱心的故事,从一位摔倒的滑板男孩儿得到了善良的帮助开始,每一个主人公用自己的举手之劳将这份善良延续下去,以小见大的诠释了爱的传递。
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如此被温柔以待,毕业后依然走在公益的路上,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人生漫漫的马拉松赛程里,我十分愿意接过爱的一棒。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纪录片《90后》中说“中兴业,需人杰。”每一个时代都在呼召领袖,你会如何回应?
虽然你我皆是普通人,但仍可有所作为,一起来看看这无名碑上的铭文。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碑文时都感慨不已。有人说这是一篇人生的教义,有人说这是灵魂的一种自省。
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醒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治暴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的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墓志铭中倒推,这是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
写在最后:
电影《无问西东》发出叩问: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经历的人生,不知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影片四个故事,跨越不同的时代,却有一条线串联了起来————悲悯的爱。在现代的故事里头主人公的名字叫“张果果”,就好像是说,一棵树往下扎根,历经洗礼,结出累累果实。回望我们渊远而又苦难的民族史,岂不正是这般写照?
爱的故事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爱如涟漪一般荡漾开来,一路吟诵奇异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