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心得1

走进育儿圈,自己就是小白一枚,好多信息都不知道,换句话说,在之前的圈子时,也没有这些信息的来源。感谢悠贝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各样的育儿前辈。(一不小心又发自内心地打广告了)。

关于正面管教最初的印象就是简单地知道“温和而坚定”。在读书过程中不禁由衷佩服这些研究者,能够把我们怀里这些经常不知道如何去沟通的小娃娃研究得透透的,为我解惑。

这的确是套越早读越好的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引言中的这段话给了我深深的触动!也奠定了我对“正面管教”最初的理解。后来爸爸在看到书名,对我皱眉头时,我就是用这段话给他解答,他也就明白了“管教”不等于“惩罚”。

这段话让我减少了很多我和闺女的“误会”。明白了她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甚至只是复合着她成为变化的规律。面对她制造的麻烦,让我更容易放下姿态,不把“斥责”作为我的第一反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娃前后对婚姻满足感是否有变化,我的体会是还好。

我记得出院回家后的第二天我就告诉爸爸:你要记得先有我,才有她(我闺女),你要把我照顾好,你闺女有我呢。

现在想想,我也理解我当时的心情,面对一个“陌生的小孩儿”,我的主心骨就是孩儿她爸。但如果时光倒流,我肯定不这么说,不会把照顾孩子的绝大部分责任都揽到我身上,这样我就不会太累,爸爸也不会总在我“看不惯”的眼神中煎熬。

那些即上班又带娃,还能做饭的老公一定都是别人家的老公,是我身边不真实的存在。

书中既然指出,那就说明这是共性问题,不应该因为不知是否真实存在的那些“稀有老公”而搅了自己一池的宁静。

这里我想到一个词——阈值,又叫临界值,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我们自己的烦恼有时候就是因为和外界的比较,做好自己就好。不定最好,做得更好就可以了。(附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接受孩子和自己的“冲突”。每个个体都不会完全相同,都需要磨合,哪怕是亲生的老公、孩子。我们需要的是孩子良好地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只会听话,没有自己思想的小白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且读且琢磨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7,820评论 2 22
  • 京华时报讯 前天,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
    35342972db6c阅读 280评论 0 1
  • 故障: 客户反应找车打开空调,空调不凉。 诊断: 1、由于客户不懂车,首先查看空调开关是否打开,查看空调开关已经打...
    宏宇_8a57阅读 666评论 0 1
  • 首先看一下面试中遇到的一道题 对于这道题的输出是什么呢? (A) AB AB(B) AB A(C) A A(D) ...
    小愚笨阅读 238评论 0 0